第三十二章 打正旗号(第2/3页)

刘穆之左顾右盼,欣赏两岸景色,大有游山玩水的轻松神态。

燕飞道:“刘先生请看前方。”

刘穆之别头看去,只见运河前方远处,冒起一股浓烟,在高空形成团团烟雾。失声道:“吴郡起火了!”

燕飞沉声问道:“看情况起火该有一段很长的时间,究竟是凶是吉呢?”

刘穆之道:“吴郡着火焚烧,有两个可能性,一是刘爷的军队攻陷吴郡,一是天师军撤退时放火烧城,不论是哪种情况,均对刘爷有利,显示天师军正处于下风。”

燕飞欣然道:“很快我们便晓得确实的情况,希望可以快点见到他们吧!”

拓跋仪来到慕容战身旁,微笑道:“想不到慕容当家竟有这般闲情,在这里观看落日的美景。”

慕容战露出一个颇有苦涩意味的表情,叹道:“我不知自己是不是在欣赏落日,只知道落日的壮丽景色确勾起我心中某种难言的情绪,且感难以排遣,拓跋当家会否因此笑我呢?”

两人立处是颖水上游一处高地,可俯瞰雪原落日的景色。

慕容战问道:“拓跋当家不是要陪伴崔宏吗?为何竟可分身到这里来?”

拓跋仪答道:“崔宏回驿场沐浴更衣,好出席今晚由老红作东道主的晚宴,我闲着无事,便到这里踪跶,吹吹北风。”

慕容战叹道:“拓跋当家不要瞒我,边荒集外这么多地方不去,你偏要到这里来,当然是因这方向较接近素君,我没说错吧?”

拓跋仪手搭着他肩膀,颓然道:“思念确实很折磨人,大家心照不宣。你是否对柔然美女仍念念不忘呢?”

慕容战话不对题的道:“救回千千和小诗姐后,你老哥有什么打算?”

拓跋仪叹道:“我可以有甚打算?难道我能为自己的未来作主吗?我倒想听你的打算,听你的语调,似有离开边荒集之意。”

慕容战满怀触的道:“花儿开得最灿烂的一刻,也是她开始凋谢的一刻。当我们荒人把千千主婢迎回边荒集来的一刻,就是边荒集最辉煌的一刻。天下无不散的宴席,边荒集影响着南北形势的变化,但南北形势的变化,亦会反过来影响边荒集。我有种感觉,当燕飞携美离开边荒集的那一刻,就是边荒集盛极转衰的一刻。”

拓跋仪大讶道:“想不到慕容当家对边荒集的未来,有这深刻的看法,亦显现出当家你对边荒集的情深如海。我也不认为燕飞会长留边荒集,而只有他,方能同时镇抚着敝族之主拓跋珪和正在南方崛起的刘裕。”

又问道:“若边荒集盛极必衰的情况出现,你是否会到塞外找朔千黛呢?”

慕容战摇头道:“何用等到那时候?听罢千千的钟楼琴音,我立即起程。”

拓跋仪苦笑道:“我真的非常羡慕你。”

慕容战反搭着他的肩头,一齐举步回集去了。

燕飞的抵达,轰动全城。

燕飞是不得不如实报上名字,因为这是可以最快见到刘裕的唯一方法。

不论军民,无不想一睹天下第一名剑的风采,闻风而至者,挤满到太守府的大街两旁,看着燕飞和刘穆之在刘裕的亲自迎接下,直抵太守府。

到刘裕、燕飞和刘穆之三人在后堂围桌坐下,屠奉三和蒯恩两人不约而同的赶至,久别重逢,各人均感兴奋。

刘屠两人都是第一次见到刘穆之,刘裕更记起江文清提过此人,故对刘穆之特别留神。

喝过热茶后,互道对方最新的情况后,燕飞道:“刘先生是自己人,什么都不用瞒他。我从边荒集把刘先生请来,是因为他或许可以助你们打赢这场胜负可能永远无法分明的战争。”

刘穆之含笑不语,既不承认,也不否认,亦没有谦辞。

屠奉三目光灼灼地打量刘穆之,大感兴趣的道:“刘先生认为这是一场我们没法打赢的战争吗?”

刘穆之从容道:“燕兄为了向小刘爷推荐我,所以故意夸大其词,指的其实是与天师军之战纵有胜负,但一天动乱的背景和根源没法消除,天师军仍可死灰复燃,又或此乱刚平,彼乱又起,变成一场无休止的苦战。”

刘裕和屠奉三同时动容,因为刘穆之这番话说中了他们的心事。

蒯恩道:“敢问先生,有甚办法可以根治江南的民乱呢?”

燕飞心中暗赞,蒯恩似是诘难刘穆之,事实上是予刘穆之说出胸中抱负的机会,因为蒯恩早从荒人处得知刘穆之乃才高八斗的智士贤者。由此可见蒯恩容人的胸襟。

刘穆之微笑道:“这可分为一时权宜之计和长远的政策,后者更牵涉到治国平天下的大问题。”

屠三沉声问道:“何谓权宜之计?”

刘穆之答道:“权宜之计是针对眼前情况的应对之术,既要有实际行动,又要有鲜明和令民众能轻易把握的理念,两者相辅相成,自可发挥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