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第2/2页)

狄公点头:“骆宾王死前告诉我,恶麒麟并不是他饲养的。你想想,一个将死之人会说谎话吗?所以我断定,幽州的几个案子必定牵涉第三方势力。这双手推动着我们往前走,把我们玩弄于股掌之中。”

元芳道:“那这人是谁呢?他又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邓逸就是幕后的推手!”狄公断定,“而邓逸的推手是太后!”

元芳听到后寒毛直竖:“邓逸?!是他?”

狄公点头:“元芳,让我们设想一下。太后为了顺利登基,肯定希望除掉反对她的李氏族人。只是朝堂上还有许多忠于李唐的大臣,所以她不敢恣意妄为。这个时候,元芳你想想,太后最需要什么?”

“一个杀他们的口实!”元芳惊叹了一声。

“没错,”狄公道,“一个可以将忠于李唐的党羽全部灭掉的借口。但越王是太宗之子,工于心计,老成持重。我和他接触过几次,他并不是他儿子李冲那样的莽撞之徒,而是一个懂得隐忍的太宗后代。像他这样的人,必定会藏得很深。李贞要反的话,绝对不会仓促起兵,拉出一支散兵游勇——战局一失败,便顷刻间逃散干净了。”

“大人,您是说,越王不得不起兵?”

狄公叹道:“没错。你揭开了鬼洞的秘密,李贞被逼上绝路,被迫起兵了……”

元芳猛地醒悟过来:“这一切正是太后想要的!”

狄公道:“不错。太后将李贞等人连锅端掉后,朝堂上就再无能撼动她的对手了。她就可以在一片赞颂声中完成祭天,顺理成章地登基!”

元芳惊问道:“大人,您被派往幽州也是个阴谋?!太后只是利用大人的断案能力,逼迫李贞仓促起兵,好扫除障碍?”

狄公点头:“我面见太后时提到了恶麒麟杀人案,她竟然不让我再追查下去。”

“这么说,恶麒麟之案是太后一手策划的,我们都被当成了棋子?!”

狄公道:“虽然我不敢肯定,但这是最合理的推断。我们已经陷进了一个巨大的旋涡里,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失去性命是小事,若失去大唐国祚,那你我就是大唐的罪人!”

狄公又道:“元芳,在这生死关头,为了大唐的社稷,你我一定不能坐以待毙!我们分成两路,我去查找阿史那·忠、骆宾王、雷方、邓逸、刘威等幽州所有与案者的档案。恶麒麟贯穿于整个谋反案之中,我坚信世上没有什么鬼神之事,它必定有主人。你拿上我的印信,速去皇家兽馆查找全国各地的猛兽进献记录,还有番邦进贡的猛兽,比如狮子、老虎、霸王猇等的资料和记录。对了,我还要十年内所有皇家驯兽人的文牒。”

元芳得令后迅速离开。狄公马不停蹄地来到吏部,查找阿史那·忠、邓逸、骆宾王等人的档案,深夜子时才返回大理寺。进屋后,他看到元芳早就在屋里等他了。还没等狄公说话,元芳就说:“大人,我查到了。”

狄公忙道:“快快说来。”

“天竺国曾进贡过狮子四只,一雄三雌,还有雪豹三对。新罗国王也曾进献过雌雄虎一对、驼鹿五只,俱被豢养于皇家兽馆中。”元芳说,“我把兽馆喂养猛兽的日志都取了回来,供大人翻阅。”

狄公先夸奖了元芳一番,然后将日志细细地翻看了一遍。接着,狄公试图将猛兽和他查到的嫌疑人相匹配,但一无所获。

狄公深知肩上的重担:朝堂上百名文臣武将的性命都系于他的手上。太后盛怒之下,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即使是砍掉这些人的脑袋。如果这样,那就国将不国。

深夜,狄公眼睛充血,几乎目不能视。烛光下,他反复摆弄着血巾子。御用的黄色绫子,李显、李贞、李冲、骆宾王以及几位素来忠于李唐的大臣的笔迹各不相同,应该是真实手书。其余诸位追随者的笔迹,内敛的、飞舞的、俊秀的、飘逸的,风格各异。狄公翻来覆去地验看,发现这些签名似乎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虽然非常细微,极难辨别,但狄公瞧出来了——每个签名最后一笔的笔锋都微微往上翘起。

狄公又突然发现绫子左下角有痕迹。他将绫子置于烛光下,眼睛凑近了看,看到了两个微小的汉字。狄公看得太过专注,竟连烛焰烧焦了头发都没有觉察到。这两个微小的汉字竟是“琅琊”。狄公心内一动,凑近去嗅闻。绫子虽已久置,但仔细嗅闻仍有浅浅的兰花香味。这股兰花的芬芳和他在邓逸家里看到的琅琊王李冲的墨作的香味别无二致!狄公再仔细嗅闻,发现好些字都是用这种特殊的朱砂写的。他拿着血巾子发呆,就这样一直坐到了凌晨。

突然间,狄公猛地一拍手,兴奋地跳了起来。“原来是这样!”他恍然大悟地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