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巴州夜听宫闱秘(第3/5页)

李贤道:“那么我的哥哥呢,他是怎样死的?”太监道:“十多年前有一个乌荼国的婆罗门给先帝配了不死药,天后劝阻先帝,说是千万不可轻信婆罗门的邪说,世间哪有不死之药?先帝因此并不服食,但却把它藏在合璧宫里。不料你的哥哥却把它偷去了,你的哥哥也像你一样,身子很虚弱,吃了婆罗门的所谓不死药,当晚就七窍流血,死在合璧宫里,这些都是奴才亲眼见到的事情。某些人乱造谣言,污蔑天后,真是罪该万死!”李贤听了,呆呆发愣,做声不得。

那太监又道:“至于韩国夫人的死,那更与天后无关。请恕奴才斗胆,殿下既然见疑,我将不该说的都说了吧。说起来那是先帝的糊涂,天后替他管理国家大事,一天到晚,忙个不了,那时韩国夫人常在宫中,先帝,呀,先帝和她做出了对不起天后的事,给天后发觉了,韩国夫人自觉无颜,愧对妹妹,便服毒自尽了。”

李贤道:“这么说,那些话都是谣言?”老太监叹口气道:“天后称帝,不知招了多少人之忌!偏偏她掌管国事又管得好,那些人无法议论她,便只好在私事上造她的谣,呀,也就偏偏有许多不识大体的人相信!”

李贤面上一阵红一阵白,心中有愧,想道:“连我做儿子的也猜疑自己的母亲,何况他人?”只听得那老太监又道:“奴才这次侍奉殿下,出京之时,天后也曾殷殷嘱咐,说殿下不知道自己保重身体,叫奴才小心在意,劝殿下饮食要有定时,读书不可过劳。天后还自怨自艾,说自己忙于国事,对儿女都照料得不够,奴才还陪了天后伤心了好一阵。天后可没有半句话提起殿下在东宫伏下甲兵的事。”

李贤眼光一瞥,只那老太监眼中已涌出泪珠,不由得又愧又悲,要不是顾着太子的身份,真想抱着那老太监大哭一场。

那老太监将这许多宫闱秘密尽都说了,心中惴惴不安,忽听得李贤啜泣之声,吃了一惊,急道:“奴才该死,嗯,殿下你怎么啦?”

李贤心情激荡,忽地抓起笔来,叫道:“王公公,你一点也没有罪。该死的是我!母后为我操劳国事,我却半点也不谅解她的苦心。徐敬业要造反,上个月派了密使来见我,我还与他私通消息,意欲与他一同举兵反掉自己的母亲!古往今来,哪有我这样不孝的儿子,哼,我还自命是读书明理之人,我如今便要向母后请罪,我要告发徐敬业,我要请母后给我处分!”

老太监大惊道:“英国公要造反?”李贤手不停挥地直写下去,头也不抬地说道:“这有什么奇怪,前些日子,连我也想造反呢。好,明天我一定要见丘神勋,这张奏表正好请他带给母后。”

无意之中,偷听了宫闱隐秘,上官婉儿但觉一片茫然,这时见废太子上表告密,心中想道:“这岂不坏了我李逸哥哥的大事?”但转念一想,子不谅母,天下还什么事情比这个更要难堪?而今废太子李贤幸得拨开迷雾,第一次对母亲流露出真挚的感情,自己怎忍前往破坏,虽然他的母亲就是自己最痛恨的武则天!

上官婉儿正自思潮混乱,忽听得楼下有人报道:“丘大将军使者进谒殿下。”接着便有两个军官走上楼来。

上官婉儿又是心中一动,记起了李逸留给她的字条,要她转告李贤,切不可与丘神勋相见。现在正是三更时分,丘神勋却先派人来了。

这一刹那,上官婉儿转了好几个念头,第一个念头是听李逸的话,阻止李贤接见来人;继而一想,为什么要阻止他?难道还怕丘神勋派人来害他不成?丘神勋是朝廷的左金吾大将军,他若暗害太子,那除非是出于武则天的主意。此时此际,休说太子无此怀疑,即算上官婉儿也已绝不相信武则天会暗害自己的儿子;再而一想,李逸本意是来巴州联络太子举兵的,如今形势大变,太子已站在他母后这一边,也许这张奏表就要交给丘神勋的来使,奏表一上,不只李逸的大事不成,唐朝的忠臣也将有许多人要被杀害;但再一想,要是任由徐敬业起兵,又将有多少老百姓家散人亡!这些无辜受累的老百姓,比起唐室的忠臣那不知要多几千万倍!武则天纵然不算得是圣帝明君,最少在老百姓眼中,她还不是一个很坏的皇帝。

上官婉儿心思如潮,兀自决断不下,忽听得微风飒然,来自身后,上官婉儿回头一望,只见一条黑影刚刚飞上墙头,上官婉儿吃了一惊,但见那黑影一指李贤的房间,继而一指自己的胸口,示意叫她赶快留神房间里面的事情,并表示自己和她是一条路的。

这人是李逸吗?上官婉儿已无暇去仔细辨认了,只听得霍霍的脚步声响,那两个武官已踏进了李贤的房间,烛光之下,看得清清楚楚,其中之一,正是在路上用弓箭射她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