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岂有明珠投暗室错将奸贼当亲人(第3/8页)

“唉,他是人所共知的侠义道,谁想得到他竟是人面兽心。他和镖师的妻子勾搭上了,镖师还是被蒙在鼓里。

“但事情总是会发作的,有一次镖师保镖回来,那次保镖非常顺利,回家比原定的时间早了两天。他发现妻子和他的好友在房间里,……唉!这样的丑事说出来污我的口,也污了你的耳朵,我可不愿绘影绘声了。”

杨华几乎晕了过去,但他可也不敢完全相信这些说话,心里想道:“孟元超既常来我家,为什么我没有见过?我虽然年纪小,他‘死’的时候,我也有七岁了,像孟元超这样一个著名的人物,我见过的话,不会记不起来的。”

杨牧似乎知道他的疑心,跟着说道:“镖师发现了妻子的丑事,非常痛心,和妻子说道:‘我本来可以成全你们,但孩子未满周岁,要母亲的照顾,你待孩子稍大一些,才和我分手如何?’他的妻子痛哭流涕,承认是一时之错,请丈夫原谅。镖师本来爱他妻子,当下和妻子讲明,只要她当真悔悟,以后和那人一刀两断,他也未尝不可覆水重收。

“经过这件事情,镖师的妻子果然半步不出闺门,又像从前一样,是个贤慧的妻子。那位朋友也果然远走他方,没有再来他家了。”

他编造的故事倒是没有破绽,未满周岁的孩子当然记不起谁是他家常客。

杨牧一声长叹,作出欲说还休的样子,终于咬牙说道:“本以为雨过天晴,哪知他们还是余情未了。过了差不多七年,那位朋友又偷偷的回到他们那个地方。这次,那位朋友更是丧心病狂,竟要引诱镖师的妻子和他私奔。”

杨华未满周岁,再过了差不多七年,那就正是杨牧装死那年了。杨华皮肤起粟:“妈和孟元超当真会做出那样的事么?我不相信,我不相信!”

杨牧声音嘶哑,作出不胜悲愤的样子,说下去道:“那一晚,唉,那一晚,他们在花园里商量私奔,给镖师发觉,他那朋友见奸情败露,先下手为强,一掌把镖师打翻。幸亏是在镖师家里,镖师的几个弟子闻声惊起。那人作贼心虚,在众人未曾来到之前,慌忙逃走。镖师才不至遭他毒手。家丑不外扬,镖师对他的弟子只能说是闹贼。”

杨华隐约记得那晚“闹贼”的事,上半夜有贼人来过,下半夜父亲就投缳自尽了。长大之后,总觉得这两件事情可能有点关连。同时也在奇怪,一个小贼怎的这样大胆,竟然敢到名武师家里偷盗?在杨牧现在编造的故事中,则是把武师改为镖师,避免太着痕迹。但两者有何关连,杨华可就百思莫得其解了。

此际,他听了杨牧编造的故事,方始恍然大悟,原来竟然是这样一桩他所梦想不到的“丑事”!但“这是真的吗?这是真的吗?不,不!我不能相信,不能相信!”愤怒、悲伤、羞耻……种种错综复杂的情绪,一下子涌上心头,杨华浑身颤抖,心里在叫。

杨牧正是要他精神崩溃,又再叹气说道:“最令得镖师伤心的是,那人要杀他的时候,他的妻子竟然袖手旁观,不加拦阻。他被击倒地上,妻子也没扶他起来。

“回到卧房,他的妻子冷冰冰的和他说道:‘你做出了不齿人口,令我丢脸的事情,你以为我还能做你的妻子么?’镖师本来知道这次是决计不能像上次一样,和好如初的了,但却想不到妻子会说出这样的话。分明做出丑事的是她,怎的颠倒过来说是自己?

“镖师愿意给她休书,这口气却咽不下,便问妻子:‘我做了什么令你丢脸的事,你倒说来听听!’他的妻子说道:‘你自己做的事情,应该自己明白。江湖上的好汉谁不鄙视你,还用得着我说么?哼,你可以将他从家里赶跑,却不能将他从我的心里赶开!’说罢,背向丈夫,不再开口。

“镖师伤心欲绝,走出书房,一时气愤,便即自寻短见。他的妻子毕竟还有少许夫妻情分,将他解下。他问妻子,为何不肯让他死掉,还以为妻子已经有点回心转意。哪知妻子说出一番他意想不到的话。她说:‘在我的心里,我早已把你当作死掉了。以你的处境,最好也是令人相信你已经死掉!但我不忍孩子没有父亲,所以唯有希望你苟且偷生的活下去!’这番话几乎把她的丈夫气得再死一次。”

杨华给他编造的“故事”迷惑,不觉倒是有同情他了,想道:“倘若这故事是真的话,也难怪他要自尽!”

杨牧抹一抹眼泪,继续说道:“当时镖师悲愤交加,把心一横,索性成全他们,假装死掉。他要活下去查究事情的真相:他的妻子为什么那样说?这里面是不是另有阴谋?

“后来他才知道,原来他的那位‘好朋友’在江湖上散布谎言,说他当上了朝廷的鹰爪。他是黑道白道都有交情的,御林军中也有他相识的朋友。是以这个谣言从一个武林中人大家都认为是‘侠士’的他的那个朋友口中说出来,不仅外面的人相信,他的妻子亦是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