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这挡箭牌我不当了(6)(第4/6页)

“厉害!”奉天伸出大拇指。

看来真的不能小看女人,惹毛了她,就不只是一哭二闹三上吊那么简单了。

如果身处侯府的侯夫人知道齐王这么了解自己,一定会把他当成知己。

从陈侯说了那话之后,短短一天,他已经给俞婳选好了人家,是淮扬知府的小公子。

安知府曾经欠陈侯一个人情,而且淮扬繁华,俞婳嫁过去也不会太吃苦。

在侯夫人知道消息的时候,送信人已经带着陈侯的信走了。

知府,不过是四品小官,而且订的还是幼子。听说安知府的幼子没有功名,这样的人俞婳嫁过去,岂不是会吃苦?

不管侯夫人怎么哭闹,陈侯态度坚决,她一个妇人,根本反驳不了丈夫。

很快,俞婳也知道了自己马上要嫁人的消息。

怎么这么急?俞婳呆住了。

自从皇后下懿旨训斥,让她丢尽了脸面,俞婳一直躲在屋里不敢出门。其他房婶子们的骂声,姐妹们的哭声,她都听到了。

因为自己连累了家里人,俞婳很后悔,不过她更恨明庭。

这个人怎么这么坏,思想怎么这般龌/龊!

要不是齐王在皇后面前搬弄是非,王皇后又怎么会误会她呢?这一切都是明庭造成的。

现在,俞婳更担心俞瑾,齐王那么睚眦必报的性格,会不会一直针对哥哥?而且俞瑾是外室子,母亲会不会迁怒他?父亲会不会护着三哥?

一个个疑问,让俞婳无法安神,一直忧心忡忡。

“嫂子,我不想嫁人。”俞婳的额头因为磕头多,肿的老高,哪怕抹了药,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好的。

“妹妹,这是父亲的决定,没有人能违拗父亲的意思。”

世子妃其实非常不想来劝俞婳,只不过她是嫂子,陈侯又点名叫她过来,才不得不面对这个小姑子。

之前侯夫人审问俞婳身边的丫环,又抓了她院子里的人,现在在找牙婆,要把她们都卖掉。

好歹是伺候了多年的人,俞婳居然没有发现身边的人被换了。

从世子妃进来,她开口就只问俞瑾,这让世子妃对这个小姑子非常失望。

陈侯被齐王堵在门口打了一顿,牙齿都打落了。他平时对俞婳也是疼爱有加,结果从世子妃过来,她都没问问父亲是否安好。

世子妃觉得,小姑子就是个白眼狼!

“我要去见父亲——”俞婳想起身,但头晕的厉害。

等她终于见到陈侯,安知府已经回信,同意了婚事,聘礼随后就到。

事成定局,俞婳根本反抗不了,陈侯让她安心待嫁。为了防止俞婳偷偷去找俞瑾,陈侯直接给她禁足,还叫亲信守在外面。

俞婳这时候才发现身边的大小丫环都换了,奶娘也不见了,全都是新面孔。

她闹过绝食,还要上吊,陈侯就一句话,她死了他就打断俞瑾的腿。

这威胁很管用,俞婳立刻不闹腾了,老老实实地抄皇后说的经书。

本来侯夫人还很担心女儿,结果看到陈侯拿俞瑾威胁,俞婳就乖乖听话,她一口老血差点儿怄出来。

这就是她的好女儿啊!

不站在亲娘和亲哥哥这边,护着一个外室子……

“是我的错,我没有教好她。”

俞婳的做法伤透了侯夫人的心,在准备嫁妆的时候,自然就没那么用心。

女人的荣耀来自夫君和儿子,夫君靠不住,就扶儿子上位。

至于女儿,在有儿子的情况下,女儿是锦上添花。听话自然好,非但不听话,还和仇人同仇敌忾,那就只能舍弃她了。

侯夫人的心一点一点硬起来,收拾好糟糕的心情,又恢复了以前的模样。

她依旧会关心陈侯的饮食起居,只不过每天他吃的饭菜里都加了料。至于俞婳的嫁妆,也就是一些轻飘飘,华而不实的东西。

陈侯不懂这些,世子妃一眼就看出了婆婆对小姑子的态度。

俞家的姑娘们最近哭得眼睛都快瞎了,就因为俞婳和俞瑾这事儿,出嫁的姑奶奶也回家哭。

世子妃作为女人,哪怕俞婳是嫡亲的小姑子,她也还是很同情俞家其他姑娘。

俞婳好歹还有陈侯当父亲,低嫁到知府家,会被丈夫捧着,公婆也不会为难她,又嫁在那么富庶的地方,日子肯定过得不错。

可别的俞家姑娘怎么办?

更何况,这事儿连累的不止是姑娘们,包括她们这些媳妇儿,出门也会被人用有色眼镜打量。

一门女眷都被她影响,她还只关心俞瑾的伤。

世子妃回头,就把这些跟俞琨说了。

以前俞琨也很疼爱小妹,可是这件事情,他是坚定站在母亲和妻子这边。

俞琨也是有女儿的人,他现在都有些担心,俞婳的坏名声会不会影响到自己女儿以后择婿。

就这样,在宣帝说了那番话的一个月后,俞婳急匆匆地被嫁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