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12.暗语-04(第2/2页)

好在谭西还是艰难地完成了任务。

一个小时之后,叶怀睿、谭西以及被他特地喊过来帮忙的助手欧阳婷婷,就站在了金城大学校史室的年鉴陈列架前。

“我只有一个名字,叫’解泰平‘,陕西’解池‘的’解‘,’泰平盛世‘的’泰平‘。”

叶怀睿对另两人说道,“至于年龄、性别,是学生还是老师,一概未知。”

谭西和欧阳婷婷:“……”

两人沉默了一下,不约而同一起抬头,看向书架上那塞得满满当当的,每一本都厚得能砸死人的年鉴,莫名地打了个冷颤。

“那年份呢?”

谭西纠结地看着他的好友,默默心疼他温箱里的黏菌宝宝们——等他回去的时候,那些可爱的小宝宝肯定都得饿坏了,“你总得知道具体的年份吧?”

“具体是哪一年还真的说不准。”

叶怀睿老实地一摊手:

“总之,肯定是在82年前。”

事实上叶怀睿连对方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不知道,但只要解泰平在金城大学里活动过,便有很大几率会在年鉴中留下痕迹,哪怕他只是某某学年某某专业的一个普通毕业生。

更何况何二哥当年也只是个平凡的大学教授而已,能接触到的信息途径跟警察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

连他都能找到的线索,那必然不会是过于隐秘的渠道——叶怀睿觉得,年鉴应该会是个很好的选择。

欧阳婷婷知道叶法医最近在调查金城大劫案,对“82年”这个数字一点都不感到意外,阿菌同志则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完全不知道他这位好友到底在搞什么。

不过他本就是做得多说得少的性格。

既然答应了帮忙,谭西也懒得多问,直接说干就干,目光在架子上扫过,然后抽出了标有“1982”数字的那一本。

三人各自搬了两三本年鉴,抱到角落的阅览桌前,开始埋头翻看起来。

就算当年的年鉴没有现在动辄五六百页的厚度,也起码是两百页起步,翻起来非常费劲。

三人生怕漏掉一个不起眼的名字,因此看得十分仔细,翻阅的速度并不快。

终于,过了足有四十分钟之后,欧阳婷婷忽然叫道:

“我找到他了!”

她将自己手里的年鉴往阅览桌中间一推:

“这里,解泰平!是个老师!”

叶怀睿和谭西闻言,立刻凑了过去。

欧阳婷婷正在翻阅的是1977年的年鉴,“解泰平”出现在一张工程专业的77级毕业生合照上,下方还有照片上每一个人的名字,他的名字后方跟有“副教授”这个头衔。

三十九年前的彩色照片精度十分感人,再翻印到年鉴上,只能勉强看出大致的样子。

照片上的解泰平看起来是个高高瘦瘦的中年男人,大约四十后半的年纪,相貌平凡,表情严肃,即便是在拍毕业照也丝毫看不出喜意,反将嘴唇抿成紧紧的一条线。

“知道是老师就好办了。”

叶怀睿笑着给欧阳婷婷和谭西鼓劲儿,“加油,我们再翻翻,看还有没有更多的线索!”

…… ……

……

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人果真又找到了更多“解泰平”的痕迹。

在1976年的年鉴上,解泰平作为特聘设计师,参与了当年金城下环与西湾一带的排污管道改造工程的规划与设计。

而劫匪们用以侵入大新银行福寿支行的排污管道,正正就位于下环区!

接下来,在1979年的年鉴上,解泰平的名字再度出现。

不过这次他不再是金城大学引以为傲的优秀设计师,而是因商业诈骗被金城大学开除了。

“原来如此……”

现在叶怀睿已经能确定,为什么殷嘉茗他二哥能确定,这个解泰平肯定参与了劫案,或者干脆就是劫匪中的一份子了——因为这这实在是太过可疑了!

而且若是在1982年时,距离解泰平离校时间还不久,何志聪应该还能在学校里找到他留下的文书。把解泰平的字迹与便签上的字迹相互对比,便再无错认的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