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2/3页)

结果找不到人了。

陈康就在家里问了,“爹,六福呢?”

他爹坐在院子里叭嗒叭嗒地抽着旱烟,头也不抬地说:“跟大福他们出去了,这群孩子从小一起长大,还没有分开过。你要把六福送去别人家里养,他们舍不得六福,说是要为他践行。应该很快就回来了。”

陈老头语气中饱含怨气,指责陈康让一群孩子分开,怪他要把陈六福送去别人家养。

听懂他话里的意思,陈康脸上的表情瞬间就淡了下去。

“他们去哪里了?”

“你问我?我又没跟他们出去。”

“你不知道还说很快就回来?”

陈老头下巴一抬,终于将视线投了过来,“你那两个战友不是要走吗?六福肯定会赶在出发前回来的。”

听到这里,陈康的脸就开始僵硬了,这是拿他当傻子糊弄?

他之前是跟家里人说两个战友在家里住一天,第二天就带着陈六福离开。

昨天他们临时改了主意,还要去蓝县洪小旺家里看看,会多留两天。

计划有变,他没有告诉家里。

几个侄子说要给陈六福践行,早不动晚不动,偏偏挑在今天?

毫无疑问他们是故意的,不说别人,就说陈大福,他今天十七岁马上就要成家了,他能不知道这事的后果?

还真是千方百计在阻拦陈六福离开。

陈康心里憋了口气,他每个月按时往家里寄钱,就养出一群拖他后腿、还耽误他儿子的东西?

这些人根本没把他当家人。

既然如此,以后除了他该出的,他们别想从他手里拿走一个分钱!

什么血脉亲情,都他爹的放屁,在钱面前连个屁都不是!

陈老头面无表情地看着他,陈康回了他个冷笑,“行吧,也不差这一天了,那就让六福再玩一天,只能对不起我两个战友了,要多耽搁他们一天。我带两个战友去县城退票,顺便带他们在外面玩一天,今天不回来吃饭了。”

他就是不说要去蓝县看另一个战友的家属。

以为耽误了今天,就能把陈六福留在家里?不可能的。

他们越想让陈六福留下,他还偏不了,也想看看他们是一副怎样的嘴脸。

如他所想,陈老头的脸沉了下去,眼神也凉飕飕的。

陈康懒得跟他多说了,他回头去招呼林永成和齐文致。

“老齐,老林,对不住了,孩子不懂事跑出去玩了,要耽搁你们一天了。”

“没事,我们也不差这一天。”

“我家乖宝还是第一次出远门,你这个当伯伯的要尽地主之谊,好好地领着她出去玩。”

林永成和齐文致相当配合。

小白果当了回工具人,林永成终于明白那些人为何总喜欢带孩子出门了,孩子就是万能的借口,自己不耐烦了可以借口孩子呆不住,自己想走也可以把孩子拉出来当工具人。

大人拒绝是不能面子,小孩子不懂事那不是很正常的吗?

陈康说:“走,咱们现在出发。”

陈康再次租了村里的牛车,把他们送到了县城。

蓝县就在隔壁,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坐牛车肯定是不行的。

小白果还晕车,不能坐班车。

好在他们运气不错,遇到蓝县下面一个公社来接知青的拖拉机,那个公社就是洪小旺家住的那个公社。

蓝县没有火车站,知青们只能坐火车到仁县,公社再派拖拉机来接人。

小白果坐拖拉机不会晕车,人家是敞篷车,通风好。

就是轰隆声太吵了,还有点冷。

矮小的好处很快就体现出来了。

小白果人小,拖拉机上的人又多,有人帮她挡风,她一点都不冷。

到了公社,付了车钱他们就下车了。

他们知道洪小旺家的地址,问题是洪小旺他媳妇的娘家在哪里了。

尽管心里有很多怀疑,都认为是洪家骗了齐文致,但还是要了解情况再下定论。

工具人小白果又一次发挥了作用,林永成要带孩子,打听消息的事只能交给陈康和齐文致了。

林永成戳了戳小白果的小胖脸,这就是带娃的好处?

这个活最后落到陈康身上了,齐文致是外地人,听不懂本地话。

只能让陈康去派出所打听。

汪小旺是烈士,他的资料和家属的资料都不难找,陈康本人又是军人,他来看战友的遗孤,那边也很配合。

他晃了晃手里的纸,“咱们走吧。不远,走路半个小时就到。”

他们不想浪费时间,也怕走弯路,花了五分钱找了十来岁的小孩带路。

半个小时的路程很近了。

到了村里,再拿两颗糖找了个小孩带路。

路上,那个小孩还在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洪小旺的媳妇名叫汪小秀,说是洪家想让江小秀的大女儿卖给一个傻子当童养媳,江小秀不愿意,就带着两个女儿回了娘家,可她娘家的弟弟和弟媳妇也不是好东西,他们骂她没用,没把洪小旺的体恤金拿回娘家,也都容不下她,还想拿她换一笔彩礼钱,最近一直在找媒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