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火中取栗(第2/3页)

对于这种常识性的东西,商九歌一直都是很缺乏的。

就好像之前坐船对于商九歌都是非常陌生并且有趣的事情,商九歌又怎么知道灯塔是做什么用呢?

“那么没有人会如此博爱地在世界上的每一个海角岛屿都建起来灯塔,好让每一个在迷航的船只都掌握自己的方位。”方别看着商九歌说道:“灯塔只在人类活动比较密集的地区被兴建起来,并且有力地维护。”

“而现在我们看到了灯塔,就说明陆地已经不远了,我们马上就可以看到大陆,并且准备登陆了。”

“那不是好事情吗?”商九歌看着方别问道。

两个人此时正坐在高高的桅杆上,所以远方的灯塔,他们是第一批看到的人,但是其他人很快也会看到。

“对于我们而言,当然是好事情了,在经历了这样漫长的航行之后,我们终于抵达了陆地,然后可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不用坐船了,也就不用将自己的性命寄托在大海的仁慈上了。”

“但是对于岸上的人来说,就不是好事情了。”方别说道。

“为什么?”商九歌看着方别,少女的眼睛漆黑而明亮。

不过这一次她并不是那么的懵懂无知,而是只在等待方别最终的答案。

“因为我们的人实在太多了。”少年也缓缓给了商九歌自己的答案。

商九歌回头望去。

在她的面前,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和海面上若隐若现的灯塔,代表着陆地就在眼前。

而在她的身后,是无数起起落落的船帆,那各色的船帆在海风中舒展,就好像无数抱着叶子横渡河流的蚂蚁,但是现在,他们所横渡的海洋。

“所以我们到岸上会发生什么?”商九歌问道。

“这么多人,大概除了战争之外没有其他的用途了。”方别静静说道:“难不成我们是来找他们开运动会的?”

“什么是运动会?”商九歌发现了滑点。

“运动会就是大家一起来运动的会啊。”少年看着商九歌说道:“奥林匹克你听说过吗?算了,奥林匹克已经停办几千年了,你肯定没听说过,总之运动会姑且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如果未来真的有运动会,我会给你报一个击剑项目的。”

“啊?”商九歌感觉方别说的话又充满了半懂不懂的东西,大概明白这个少年又犯病了。

“总之我们既然不是来开运动会的,那就肯定是打仗的了。”方别看着商九歌慢条斯理地说出来了最后的结论。

商九歌静静点了点头:“所以说织田信长当了老大,也还是会继续打仗的吗?”

在过去的一年间,织田信长已经在颜玉的帮助下,在天皇的默许下,已经陆续击败怀柔了东瀛的大多数大名,并且最终被天皇亲自接见并且封为了东瀛的新将军。

而在整个东瀛大致统一之后,这些并没有消耗过的大量兵员又成了一个新的问题。

因为织田信长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是这些归顺的大名并不是全部被打残了才臣服的,只是因为织田信长掌握了大义,又掌握了最强的军队,几次对他的包围网都很快地被击败,更可怕的是那些敌对的大名很多都被莫名其妙地暗杀掉了,而针对织田信长的暗杀行动则纷纷石沉大海,在织田信长拥有最大的兵力优势,天皇陛下接近公开的支持以及可怕的暗杀能力的三重前提下,东瀛才会以这种几乎不可思议的神奇速度统一。

可是——没有战争的消耗,想让这些归顺的大名自己乖乖地解散兵力进行大规模的削藩,或者说马放南山解甲归田铸剑为犁重归和平——想想都是很不可能的事情。

于是这便促成了这次远征的成形。

一方面是因为统一的缘故整个东瀛的整体实力大大增强,但是战国时代带来的巨大军力积累的惯性依然在持续,所以说在颜玉的提议下,远征高丽就变成了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毕竟战争就代表着巨大的军功,掠夺来的土地就可以封赏新的功臣,更何况东瀛诸国经过了战国时代的洗礼,一个个自封军神名将,内心膨胀地不得了,更希望能够冲出这个小岛向整个世界展露自己的獠牙。

而面对织田信长所提出来的这个攻略高丽的提议,几乎没有人对此表示拒绝,甚至说奋勇争先。

于是这就促成了这次远征的达成。

先锋部队的数量达到了五万,接下来后续的部队补充会达到十五万之巨,这总数二十万的兵力在传统上被认为是弹丸小国的东瀛拿出来,那还真的是几乎可以震撼整个世界的力量。

“无论谁当了老大,始终要考虑手下那些人的利益。”方别淡淡说道:“并且,这场远征,事实上胜负与否,对于织田信长都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