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7章 春节档的第一枪(第2/4页)

“你们能合作的话,好事儿啊,最好的艺术片导演,和最好的艺术片演员啊,”宁昊看了一眼楼导,捧了一下季铭:“我听奈安说,这个项目你是希望自己来做主?有意转制片人?监制?其实多试试也挺好的,不矛盾啊。但你们俩不能合作,真挺可惜的。”

季铭看了一眼徐铮,徐铮没看他。

心里有数。

这帮大佬,与其说是想促成合作,倒不如说是希望他退一步,把电影的艺术创作主导权让给楼烨——这个事情,跟商业上是不同的,不能说是强凌弱,或者大欺小,没有那么你死我活。在他们看来,剧本是季铭写的,他将主演,甚至投资电影,对整个项目的影响力已经足够大了,让渡出一部分来给导演,并不成问题,双反的权力平衡,也没有到失衡的程度,有的商量。

不然吃饱了撑的,他们为了楼烨的一点小心思,跑来给季铭开鸿门宴,又不是疯了。

要是季铭装傻,今天他们啥也不会挑明的。

季铭是有一点不舒服的,他反省了一下,是不是太过于顺利和强势,让他面对这一点“压迫”,就感觉不想接受了呢?啧,没必要啊没必要,平常心一点。

“我肯定是希望有机会能跟楼导学习的,当然,还有几位大导演也一样。”季铭笑呵呵的。

王晓帅倒是插了句嘴:“我倒是有部戏拍完了,之前想要找你来着,不过不是主要角色,我想了想还是算了。”

“《地久天长》拍完了呀?什么时候您办看片会,让我先睹为快啊。”

“行呀。”王晓帅爽快地应下来了,季铭这样的优秀演员,给出来的观后感,那是太有价值了,讲的直接一点,季铭现在都能去当A类电影节评委了,他的意见自然就是那种高度的意见。

季铭点点头,皱着眉沉吟了一会儿:“本来这戏出来的时候,我跟黄垒老师讨论了一下本子,他帮我指点一下。当时我们俩都觉得楼导是最合适的导演,这也是为什么我最早会找楼导的原因。但是后来还是有些疑虑,因为这是我头一次写本子,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继续写,所以我还是希望它拍出来的样子,是接近我想象中的那个样子。”

意思已经明白了,但季铭还是要说的更明白一点。

“所以这回去意大利,我有个意大利的导演朋友,我觉得她挺合适的,就征询了一下她的意见,她也有兴趣,大概下个月会定吧。这一次,可能就真的是跟楼导擦肩而过了,很遗憾。”

玩儿太极,季铭玩不过这帮跟电影局玩了一辈子的,索性就事无不可对人言,之后你们是什么态度,那就管不着了我。

徐铮耸了一下肩膀,笑了笑:“投资也定好了?”

“还是《遇仙降》那几家呗。”

“他们倒是好运气。”

季铭哈哈一乐:“您要来投么?桃红老师反正要主演,不如片酬折投资,给您三点两点的?”

“算了吧,落袋为安。她难得出来演个戏,还是赚一点实在钱好。”

他们俩聊了几句,宁昊参与进来,就把刚才的话题过去了。楼烨就是比较情绪化的导演,在艺术上啊,所以看了三遍、五遍《挣扎》之后,就动念想要拍了,今天就攒了这么一个局,但既然已经尘埃落定,那也不可能撒泼打滚——得是什么神剧本,才至于那样。

“《流浪地球》是不是要开始宣传了?”

作为同期电影,《外星人》比小破球可是有卖相多了,黄勃、沈誊、徐铮、宁昊,这些人加一块,等于喜剧片的大半壁江山啊。而喜剧片自《泰囧》之后,就已经是中国电影市场最成熟的类型了。

“10月份有正式定档发布会,之后就是发海报,路演要到12月底和1月份了。你们是不是也差不多?”

宁昊点点头:“我们路演大概比你们晚一点的样子。哎呀,强敌啊。”

哈哈。

当初一个国产科幻可没有人说是强敌,但自从《遇仙降》史诗般地砍下15亿之后,季铭的商业大片究竟能有多少票房,那还真是不一定了,流量不能决定什么,但电影人的口碑是分外重要的。

季铭演的还不错的吧?

那就看《地球》?

国产科幻啊?

哎呀,人艺术片都能卖15亿,科幻咋了。

行吧,那就看吧。

春节的时候,闲的蛋疼,看电影就成了刚需——但真正能够让人非去看不可的电影,相对于几亿规模的潜在观众来说,占比是很小的。这个时候,演员口碑啊,导演口碑啊,题材啊,全是重要的因素。

季铭就靠现象级的《遇仙降》,以及他的新鲜程度,有了不弱于《外星人》的号召力。

把事儿说开之后,这群比他爹还要大的导演,像王晓帅,66年,楼烨,65年的,管唬68的。他们还是给了他很多经验,甚至楼烨都教了他怎么过审——其实他自己没什么经验,被杀掉了很多,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