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光怪陆离不足奇(第3/5页)

这桩生意,就这么敲定了。

※※※

樊会长出事,外界吵翻天了。

省厅暂缓调查的口头命令,又让专案组一片天寒了,心快凉透了。

事情总有转机,转机在僵局一个多小时后出现了,出来了个二杆子,是个记者,潞州很出名的记者,因为采访街边的洗头房站街女被人捅过一刀,又因为采访潞州采矿业的黑幕,被人炸过车,差点殒命;不过让他最出名的还是报道出了当年九中一名老师被派出所警务人员无端殴打致死的新闻,那次事捅得让公安下课的领导和干警有几十人。

之后这位就出名了,像所有不谙时务的硬骨头一样,他骨子里带着潞州人犟的天性,只不过方向截然不同,就像是故意找碴一般,他实名爆出了猛料,三起因债务纠纷的伤害案,还有数起因为高利贷借债导致业主破产案,这些无处伸冤的苦主找得他,他们的申诉数年未果,目标直指樊五义,他在籍此痛斥警察的不作为。

记者姓张、名伟超,郭组长接到消息后倒没什么反应,可潞州警界的人一看这个名字,都分外牙疼,给了一个表情叫无语。

本来大家都觉得是疥癣之痒,谁可知没多久就炒成了轩然大波,樊五义和某级领导勾结,卖官鬻爵,说得有鼻子有眼;更有爆出猛料的,潞州的近年的耕地补偿款、扶贫款,多数进入黑金的洗钱通道,至今尚有多少老百姓没有拿到一分钱等等;还有唯恐天下不乱的,在编造樊会长给每级领导明码标价送多少多少现金,下画的科局级干部卖价多少多少,直接影射到了省市两级政府中的大员。

这可不能不管了,网警支队头疼了,全员上阵,删贴、禁言、封号,可删得没有发得快,不多久,几个张记者署名的大贴被转载到了全国性网站,所过之处,又是一片哗然。

倒未必都是真情实事,而是高利、黑金、暗箱、权力寻租,它们的积怨已经是良久了,一旦遇到喷勃的出口,马上就会形成井喷。

这是网络暴力吗?或者是,但它的初衷始于以暴制暴。

市、省局、省厅,主楼的办公室一片通明,电视电话会议从省直接开到市里,会上提到了对于这一事情的指示,凌晨三时三十分转到了专案组:‘5.6’特大洗钱案,继续向下深挖。

事情,于是戏剧性地又扭过来了,恐怕在这一波折中,警方不得不抢抓事实,站在舆论的制高点上,已经养虎成患,那就不得不亡羊补牢了。

于是专案组又哭笑不得回到了原路,开始罗列与封存账户相关的商户,收集一手证据,准备天亮开始传唤,这将会有多少个不眠之夜谁也说不清,不过能说清得是,就即便查个水落石出,警察代表公权的公信,也要大打一个折扣了。

忙碌而繁乱的夜,渐渐进入了酣睡。

相对宁静的反而是武警医院,枪伤的两位已经被转移走了,本来也准备把樊五义转移走的,不过郭文波半路耍了个花枪,转移的途中又把樊五义送回了武警医院,这里,差不多算是保密最好的地方了,外勤是省厅带来的嫡系,医生根本不知道救治的病人是谁,还以为人已经转移走了,而特护病房里躺着那位,标注的是市医院转来的病人。

凌晨四时,据说是人的生理最疲倦的时间,守在门口的外勤翻看着快翻破的杂志,头点着瞌睡;另一位靠着椅背已经小寐,太累了,前半夜盯得死死的,却不料郭组这个花枪玩得好,根本无人知晓似的,没受到打扰。

那位点瞌睡的,又看了一眼,玻璃后躺着嫌疑人,还在沉沉地睡着,现在倒有点羡慕那货了,犯了事,还得被像个老爷样给供着。他又点了三次头时,听到了熟悉的高跟鞋声音,然后看到了戴着口罩的护士例行查房来了,嫌疑人的身份保密着,所以降低了看护级别,一晚上都没限制护士进出,他笑了笑,让护士进去了,然后强打着精神,看着护士检查了心电仪器,检查了输液管、给病人拉了拉被子,机械地回身,又推着药车慢慢地走着,一直走到走廊尽头,拐角,消失了。

好像哪儿不对?看护的警察犯迷糊了,拍了拍脑袋,总觉得这一次查房和以前好几次有细微差别,可他迷糊的脑袋一下子想不出那儿有差别……哦,对了,他光查这一间了,查完就走,以前是挨个一个一个查。

一念至此,他朝睡着的那位狠狠的踹了一脚,喊了句:“看看病房里。”

说罢他追了出去,果不其然,药车被扔在拐角处,人早被没影了,他刚发出警报,就听到了病号同伴也发出了警报。稍等片刻,专案组留在医院卡守通道的六名队员在配药房找到了护士……那位被人勒得窒息昏迷的护士,身上的白大卦和高跟鞋被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