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众神来华(第2/3页)

他们只能让隗林接下驻守南越的任务。展霆锋已回福建省,坚守闽越这个地区,江南地区有很多名人灵魂,吴越地区由张媛媛带守。

“孙冥——”

“申请留下。”

在游轮回广东滨海平原的过程中,孙冥进行基本的疗伤,立刻沉迷于沉船出土的古简,作为一个鬼师,他对水族很亲切,对百越的兴趣非常浓。

云贵高原地势崎岖,山林中的湿热蒸郁能致人疾病,即瘴毒,交通线路主要依托江河谷地,因此形成一个个相对孤立的社会文化地理单元。

中原农耕文明和南方海洋文明在这里分割和交汇,是一个保存文明的重要区域,当地水族非常有可能是从百越众文明迁移过来的。

终于找到鬼师传承的突破口。

孙冥暂不打算回京都,对百越地区都有种亲切之感,他的心里比以前中二期健康坚强得多,身上的伤恢复速度很快。

“行,让其他特工回京。”

秦始皇他们的目的是南越,又出现新的很多神灵,肯定是选择留下继续探索。

等不及游轮回岸上了,隗林他们直接在游轮上了飞机。

由于的目的不明确,隗林选择了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当作临时基点。

百越中南越包含非常重要的两广。

在汉武帝刘彻接受南越后,把封开县城的一条小河命名为“广府河”,寓意汉武帝“广布恩泽”,自此该县以东称为“广东”,以西为“广西”。

封开县是西江经济走廊的中部,是通往“珠三角”及大西南的“咽喉”之地,是粤语的发源地,从这里往哪里飞都很方便。

隗林在封开县担任指挥。

而灵异部门的特工队出动寻访当地国民,尤其是古老部村落。

这些国家外交官和特工们已经飞往百越地区,新的一批又一批。

东南亚国家有点激动,不说本土文明,他们很多国家的古移民和百越有关,值得追一下源,甚至部分越南国民现在也骄傲自称龙的传人。

华夏:“……”

灵异部门的特工主要访问咨询了两广世居的壮族、瑶族、畲族、黎族村落或山寨的一些长辈们。

其中,瑶、畲、苗有亲属关系,畲族人口相对很少,瑶族人美容与医术双高,草药的挖取、泡制有完整的技术传承。苗族的名声彻底走偏了,最有名竟是各种神秘蛊虫。

壮族和与百越中的西瓯、骆越一脉相承,是最早栽培和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是一个跨境民族。

南龙脉复苏以后,少数民族的魂当然也有的,但语言隔离很严重,而百越的语言太过丰富了,以闽越最突出,他们的记录一向以口口相传的模式,而口口相传最容易出现误解。

因此,各地区的神话出现明显差异性。

不同民族不一样,同民族部落的说法不一样,同时期不同祖先的说法又不一样。

关于上古神话,百越存在数量更是非常多,没有统一的信仰,广东又是个56民族成份齐全的省份,相互融合相互影响不要太多。

光是族内起源各部落自己都有争议,乃至于出现‘族源歧见’。

不管如何,各民族之间有个重要共同点——今晚十二点过后是传统节日‘三月三’,这是他们非常重要和神圣的节日。

闽越吴越地区以及台湾省的特工都在反应,贵州侗族、海南黎族、湘西苗族、土家族等各民族的国民们同样有三月三节日,台湾的高山族等也一样,基本上百越包含的民族都在过三月三节。

只是,各地的纪念原因和意义各有不同。

壮族三月三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瑶族以三月三为“干巴节”,布依族祭社神、山神,黎族称三月三为“孚念孚”,为了远古祖先黎母的日子,畲族以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甚至部分布努瑶族部落明确祭轩辕的对头蚩尤。

神龙恰巧在三月三以前苏醒了。

对龙文化浓郁的百越国民来讲,这简直是天神的旨意,更值得他们狂欢庆祝,今年准备的美食音乐华服数量很多,是去年的三四倍。

一些村落部落的篝火在今晚零点会点燃,有些部落每年都会庆祝很久,尤其是当地旅游业很发达的地区,有些民族联合起来举行集会。

隗林听到这些汇报以后,提出合理性怀疑:“众神们来华夏不会是过上巳节的吧?”

“上古对三月三的仪式感比灵异部门想象的更强,为什么不?”孙冥认为这个说法具备一定科学性,众神来华夏的时间太巧了。

三月三从来不只是少数民族的节日,这个清明节苏醒的亡灵们都没有忘记,自先秦至唐更是十分繁盛,从元明清渐渐消散。

蒙恬道:“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