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疑心(第2/5页)

这天早上,江舒涵刚刚起来,就见陈嬷嬷匆匆忙忙从外面跑来,说是青山有消息传来。

江舒涵也顾不上梳洗,穿戴好衣服,搬了屏风,就让青山进来禀告。

青山负责跟看守方大夫的游侠接触。

江舒涵迫不及待想知道方大夫的主子是谁,“查到了吗?”

青山忙道,“之前方大夫一直都是在药铺和家两个地方逗留,从来不曾与其他人接触。可昨晚,他去了一处宅子,在里面逗留了半盏茶的功夫。因为宅子外戒备森严,无法探听他在里面见了何人,又说了什么话。”

江舒涵点头,前世那么小心翼翼的人,想来也是个心思缜密的,不可能这么快就查出来,“那处宅子是在谁名下?”

“小人去官府打听过,是一位江南的客商。在京城置产,宅子租给别人的。至于租宅的人是谁,小人去中人那边打听过,对方只说是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商贾。小人一时之间打听不到。”

这古代不像现代,租房子还得要身份证。

只要对方佣金付得多,不拖欠房租,并不一定要登记姓名。

走这条道行不通了,江舒涵想了想,“那就继续盯着方大夫。看他何时去侯府诊脉。”

因为原身博好名声,宝仁堂经常举行赠药及免费看诊活动,它的药价也比别家便宜。是以名气极大。

大户人家就算养了府医,也都去宝仁堂抓药。

青山领命而去。

八号,新阳公主和荥阳侯成亲。江舒涵这个下堂妇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这天陈嬷嬷为了逗江舒涵开心,叫了戏班子来别院唱戏,满院上下皆是其乐融融。

而成婚后的荥阳侯得了献王支持,终于登上户部尚书的位子。

从正三品升至从二品,仅仅只是一级。却叫许多人一辈子都升不到这个位置。

又因为户部乃是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货币、官员俸禄、财政收支等事务。相当于皇帝的钱袋子。是以权利极大。

荥阳侯成为不少朝中大臣争相攀附的对象。就连甄元综这个嫡子,也因此水涨船高,有意将女儿许给他的贵女多如牛毛。

可惜新阳公主并不打算为甄元综挑个得力的岳家,以继子年纪还小,通通拒绝了。

而甄元综不喜人管束,自然也不在意。

因为父亲的升职,他身边很快聚拢了一堆狐朋狗友。这些人比之前那些纨绔子弟更会玩。

没过多久,江舒涵就听下人来报,说甄元综学人在外面养外室,包戏子。日子好不快活。

江舒涵听后,也不当一回事。

而荥阳侯听后,只道儿子还小,先玩他几年,等他大了,自然就懂得收敛了。

许多人都以为荥阳侯府很快就会成为一流世家。谁也没想到,横祸这么快就降到他头上。

这天早上,鸡刚打鸣没多久,天还黑着,荥阳侯洗漱好,坐上轿子,两个小厮在前面打着灯笼,他坐在轿子里吃朝食。

谁成想,前面有个鬼影闪过,两个轿夫及打提灯笼的下人当场吓得瘫倒在地。

荥阳侯就这么从轿子里滚了下来,脑袋磕到硬帮帮的轿杠,流了不少血。

主人受伤,下人也顾不上害怕,赶紧将人扶起来。

又是叫太医,又是叫大夫。

天还没亮,太医还没上值,自然是叫不来的。

下人只能去宝仁堂找大夫。

方大夫提着药箱匆匆跑来,很快给开了药。

开完药,方大夫命药童将药送来,荥阳侯身边的丫鬟熬完药端进屋,正巧新阳公主带着嬷嬷进来探望荥阳侯。

新阳公主刚嫁进侯府,自然不愿守寡,她让丫鬟将药端过来,想亲自喂荥阳侯喝。没想到她身后的嬷嬷是个懂医的,闻到药汤味道不对,立刻阻止荥阳侯喝药。

新阳公主对这个嬷嬷很是信任,当即就命丫鬟将药渣拿过来。

这一查不得了,太医发现这药方没问题,药却有问题。

“你是说宝仁堂用假药?”新阳公主不可置信看着嬷嬷。

嬷嬷点头,“确实如此。这覆盆子是一味很常见的药材,多用于益肾和止血。因为覆盆子平,圆圆的,看不出来。所以许多奸商就在里面掺山莓和树莓。不懂行的人根本看不出来。”

新阳公主差点气吐血,让嬷嬷给荥阳侯诊脉开方子抓药。她自己则是吩咐下人拿着她的牌子去京兆府报案。

京兆府自然不敢耽误,将方大夫及药童抓进府衙,将药铺查封。这一查不得了,竟查出宝仁堂藏有不少假药,京兆府立刻告诉了新阳公主。

新阳公主进了宫。

皇帝得知此事,大发雷霆,当即就让大理寺彻查。

这天中午,江舒涵正在廊下逗弄鹦鹉,教它念“万事如意”。

不成想这鹦鹉怎么学都学不会。只会“吉祥如意”四个字。她不免有些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