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第2/4页)

不料她爹吃水忘了挖井人。

多好的打算就这么落空了。

燕三娘失望地叹了口气。

不过她虽然失望,但还是让婉玉尽心为她爹做菜。

婉玉倒是真想尽心,奈何她本来就是刚学做菜,会的菜式就那么几个。

到了第三天,她就开始轮回**,又做第一天做的那三样菜了。

吃了半个月,燕宸英又腻了,叫住女儿,“你这厨师烧菜水平不错,不过她怎么翻来覆去就这几样啊?你好歹让她换个花样。”

燕三娘摊了摊手,实话实说道,“爹,不是我不让她换,而是她就会这几个。她是学徒,会的菜式不多。”

燕宸英无语。好吧,他无话可说。

也就是学徒,所以价格才这么便宜。

要是真正的厨师,价格怎么也得翻上好几倍。那摊到每道菜上,价格恐怕比在大酒楼点的还贵呢。他确实不该挑三拣四。

虽然是这么想,但食欲这东西可不会因为理解而变好。

眼见着亲爹食欲又变差,燕三娘又开始愁眉不展。

婉玉得知,回家后,就央求江舒涵再教她几道菜。

江舒涵哪能同意。做菜得要循序渐进,前几个菜做得还马马虎虎,都没学会呢,再教新的,旧的就忘了。

不过燕宸英到底是燕三娘亲爹,还是婉玉师公。

他没胃口,江舒涵知晓也不能无动于衷。她想了想,自己做了几道菜,瞅着快到饭点,特地送过来。

将军府的门卫对她也算熟了,见她提着食盒想要见女儿,门房立刻跑去通知。

燕三娘刚好也在场,得知江舒涵提着食盒来了,便也要过来,“你之前总说你娘厨艺有多好,我今儿也就厚着脸皮尝尝了。”

别看燕三娘是婉玉的师傅。

但其实这两人相差也不过八岁。又因为燕三娘自小就在边城长大,性子洒脱。

两人相处瞧着不像师徒,倒像姐妹。

她想吃,婉玉哪有不肯,立刻跟她一块出去了。

两人到门房,燕三娘请江舒涵进来,又通知门房,下次再来,不要拦着,直接放她进来即可。

门房立刻点头应是。

到了燕三娘别院,江舒涵瞧见两人就要用餐,忍了又忍,“不是说你爹食欲不振吗?好歹也是长辈,我也想尽一份心。”

燕三娘的爹相当于也是她长辈了。

燕三娘筷子都拿好了听到这话,才面露恍然,何着这菜是给她爹做的,并不是给婉玉做的。

燕三娘示意丫鬟将食盒盖上,让丫鬟给她爹送去。

然后留江舒涵一块用午饭。

江舒涵推辞不过,便也答应了。

说实话,江舒涵一直以为燕府是高门大户,衣食住行肯定样样都不差。

但是吃这顿饭,她发现自己错了。这世上还真就有人明明有钱却不懂得享受。

瞧瞧这菜要不是放了油,放了调料,菜切得也粗细均匀,她都要以为对方不待见自己,才故意将这么难吃的菜端上来。

燕三娘见江舒涵没吃几口,有些郝然,忙解释她们府上的厨子是退伍伙头军,厨艺不太好。

只这一句话就让江舒涵心里的火全消了。

这时候还没有热武器,从战场上退下来的士兵多半都是缺胳膊断腿。又因为医疗条件太差,许多人逃过战场,却没能逃过病魔。

那些侥幸活下来的伤残人士却也没了指望。

许多重活干不了,生活已然成了困难。朝廷发下来的那些抚恤金根本就是杯水车薪,许多人后半辈子都在贫困交加中度过。

而燕府却能够收留这些残障人士,不得不说这份心是好的。

想到燕宸英总归是她女儿的长辈,她又不可能天天跑过来送饭,便提出教燕府厨子一点厨艺。

燕三娘听后,看着江舒涵好半晌。

她就算再傻也知道厨艺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教的。收徒更是要经过严格筛选,磋磨好几年,才会将技法传授给你。

可江掌柜却如此轻易将方子教给别人,不得不说这份豪爽让她都自惭形秽。

虽然燕三小姐很想让自家厨子学会,以后她也能跟着沾光,可她不爱占人便宜,“您不必如此,以后您要是开店,这方子泄露总归是个麻烦。”

江舒涵摇头失笑,“我可从未想过要开家大酒楼。”

她有几斤几两自己是清楚的。开家糕点铺已经足够她们生活。开大酒楼就太引人注意了。那就相当于把自己一家架在火上烤,太危险了。

燕三娘得知她不想开酒楼,有些匪夷所思,“您这是为什么?”

江舒涵瞧着好笑,这姑娘太单纯了,真的一点心眼都没有,“你能不藏私教我女儿武艺,我投桃报李教厨艺,有何不可?”

燕三娘一怔,仔细想想,好像是这个道理。她燕家刀法也很私密,虽然不能卖钱,但是那些学武的人家哪个不想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