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第3/5页)

“好吧。既然你这么有诚意,我就做个主,这事儿就这么办。”光头林哥考虑了一下,眼睛跟矮子和捡钱包的接触了一下,这才点了点头。

“多谢林哥,正好我刚出了趟好货,手上有点现钱。”红脸帅哥还真不含糊,一边说着,一边拉开腰包的拉链,掏出厚厚的十万块,然后又摘下手里的表,“另外这雷达表,四万八买的,您看能不能值个两万五。要是您觉得不值,我就先押您这儿,回头我再给您两万五现钱,换回来。”

光头林哥仔细打量了红脸帅哥一下,最后收下了他的钱和那块表。

车速慢慢减缓,到这时已经停了下来,路边是个不知名的小站。

“几位慢慢喝,我到地方了,明天还有个货等着接,大家常联系。”拿到本票后,红脸帅哥没再久留,出了餐车径自下了火车,还在站台上冲车上的几位同行挥了挥手。

“他妈的,姓唐的总算中了老子的招。”光头林哥脸上笑眯眯地,也冲红脸帅哥挥手,嘴里却不干不净地骂着。

因为是小站,停车时间很短,列车很快就开了。红脸的帅哥看不到了,离开他的视线后,那对掉了钱包的母女从另一节车厢正朝着餐车走去。

其实这就是光头林哥布下的一个局,挨打的小女孩和洋气少妇,还有矮个子和捡钱包的家伙全都是一伙的,他们都是砟子行(人贩子的行当)的人,以前在天南地北不沾边地混着,合作有小半年了。这一趟本是去送“货”的,火车上正好碰到了这个姓唐的红脸帅哥,在砟子行里做的女人买卖,是奸拐和放鹰(注1)的好手,他手里的鹰有十几只。

“去年害我接了个瘟神,今天也让他尝尝老子的厉害。”刚才还在埋怨同伴的男人忽然面露怨色,恶狠狠地挤出一句话来。接瘟神是砟子行的黑话,意思是拐来不久的“货”意外死亡,按老规矩,接了瘟神要倒霉三年。

“林哥,我刚才去捡钱包的时候见到一个老头,很古怪。”捡钱包的男人这才想起有事要说。

“在哪?”光头林哥很警惕。

捡钱包的男人伸手朝斜对面相隔三个位置的地方一指,光头林哥的脸上立刻换上了笑容。

C

其实老韩还没落座,就看出了对面那几位的来头,其中的一位他还认识,不过他一眼就看出对方在做小局,便没有打招呼。大家点了几个菜,等菜的工夫,老韩远观着对方的进展,给大家介绍起对方的身份来。

老韩认识其中的一位,光头的那个叫林松,是砟子行的人。砟子行的人很少跟圈外人打交道,所以那几位应该都是同行。说起来,砟子行也算千门,拐卖人口也是要讲技巧的,套路也多,因其干的都是缺德事,只能算不入流的下八将。不过这一行的从业人员从没断过,上下五千年,每朝每代都有靠这行吃饭的。老韩认识的那位,虽然不到三十岁,却也是有二十多年工龄的老江湖。 

术业有专攻,砟子行当然也有分工,有人专门拐小孩,有人专门拐妇女,还有人专门拐“猪仔”。猪仔就是劳工,干这个需要相当的黑社会背景,现在还有不少人蛇专干这个,收了几万几十万的费用,把壮年男子卖到国外当廉价劳动力。每种路子又都有各自的手法和销路。比方说专拐小孩的,男孩子销路最好的就是广东潮汕,这点全国人都知道,不过也有个别喜欢漂亮女孩子的有钱人会高价收买。专拐妇女的销路就更广了,基本上全国各地的农村都有人买过,近两年流行的是越南新娘,专业点的还有保证黄花和一年内跑掉包赔的售后保障。

每种路子都有很深的套路,拿拐小孩来说,就有文拐武拐还有孩拐这最基本的三种。文拐,就是用吃的或者玩具哄骗。武拐就是趁人不备,一把抱了就跑,现如今大白天地从大人手里把小孩抢了就跑的也不乏其人。孩拐就比较有技术含量了,通常是把拐回来的小孩驯养乖巧,完全听自己的话,然后再派出去哄骗其他的小孩。

光头林哥,叫林松,他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工龄”,就是因为当年他就是的砟子行最机灵的“一炷香”(黑话,拐来的男孩)。他的好老妈和善心老爹(黑话,拐他来的女人和男人)把他养了半年,就派他出去赚钱了。

那时候还是九十年代初,他被领到一户大户人家陪小少爷念书。那户人家是有海外关系,夫妻俩都是高干,忙着事业很少有时间陪儿子。他跟着吃好的喝好的,每天陪小少爷一起玩一起做作业就行,得到小少爷的青睐后,他也获得了这家大人的认可,有时候女主人拿存折什么的也不太避讳他。大概两三个月后,他开始行动了,某日趁着大人们都不在,偷走了女主人的所有金器和现金,然后说要带少爷去公园玩,把他骗出了门。小少爷后来被卖到了千里之外的一个小山村,金器什么的都被他的好老妈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