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0章 手握千亿美元依然缺钱(第2/3页)

只有拥有航程足够远,载弹量足够高的战略轰炸机,以及性能更好的战略核潜艇,才能让三位一体核威慑力构建完成。

“战略轰炸机,我们需要搞,但是人工智能,同样需要搞。实在不行,就从人工智能的研究以及其他相关项目的研究经费里面调拨。”刘一九想了想,最终只能无奈地做出这样的决定。

手中握着上千亿美元,这是非常庞大的一笔经费。

奈何,九院这些年涉及到了太多的项目,一时间想要丢出去,也是没有可能。

军方手中没有足够的经费来支撑这些项目。

钱看起来不少,问题是需要开支的也多,很多项目都得预留足够多的经费。

要不然,军方也不会轻易地放弃打九院小金库里面这上千亿美元的主意,他们不打这笔钱主意有着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九院必须在某些重点项目中加大投入力度。

万吨级大驱的055舰,目前即将改造完成的导弹战列舰,甚至是航母计划帝国前期准备工作;航天领域里面,东风-41的研发也得继续,其他型号的导弹也不能少,载人航天工程方面九院同样需要投入,探月工程则是由航天自己买单……航空领域则是各种类型的军用飞机研究……

任何一样,都是需要非常庞大的经费投入的。

“非得搞这个项目?”王顺义再次询问刘一九。

徐志辉也是看着刘一九,眉头紧紧地皱在了一起,“小刘同志,如果不是特别迫切,关系重大的项目,能够缓一缓的,尽量缓一缓吧。现在开源有些困难了,我们就只剩下节流了……”

“我知道,但是这真的是关系非常重大。在当初人工智能项目的立项评估中,我们就已经清楚一旦人工智能出现对于我们的研究有着多大的作用,更加不要说其他方面。任何能够让人工智能研究获得突破的,我都不希望放弃。”刘一九很是认真,同样也非常严肃地说道。

他用这样的态度向管理委员的人表示,他在这事情上面真的非常坚定。

这是让人工智能获得快速突破的一个方向。

“要不,就把这个合并到人工智能里面?这样研究经费将会节约很大一部分。我们需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到战舰以及军用飞机的研究领域中去……”徐志辉管钱,只有他才清楚九院的经费究竟能够支撑多久。

不乱开项目,十年没有问题,不过这仅仅只是目前九院手中这些大型项目的经费需求。

一旦乱开新的项目,这经费,真的不够用。

刘一九是想要搞航母的,还想要搞隐形战舰的。

现在隐形战机研究也开始加快,从巴格达运回来的美国隐形战机早就到了国内。还有刚刚搞到的电子侦察机等方面。

军方都是指望着九院的这个小金库里面出钱。

同样,九院也是希望能够插手到这些项目的开发研究中去。

“不,单独立项,毕竟这个不仅仅是为了人工智能服务的。”刘一九摇了摇头。

按照原本的计划,九院一直都会拥有充足的资金。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立项可以,但是在以后经费不足的时候,这些项目的经费……”王顺义等人讨论一番之后,见到刘一九态度依然坚定,给出了如此一个意见。

潜台词非常明白,就是一旦经费不够的时候,将会优先供应重点项目的研究经费。

很有可能,这样的项目将会无限期地搁置,直到九院经费充足或者转交给军方同类型研究单位。

“如果后续经费无法充足供应……”姚炳乾有些为难地说道。

谁都没法保证短时间内能够让技术达到市场化。

只有市场化,才能带来更多的研究经费。

就连军用技术,长时间无法投入使用,没有办法运用到国防军事中去,这也将会出现很大的问题,无休止地砸钱,也就只有那些可以对敌人进行威慑的超级武器。

比如,核武器,或者运载核武器的工具。

刘一九瞪了姚炳乾一眼,这家伙,一点都不知足啊。

后面的事情,后面再想办法就是了嘛,非得这个时候提出来,这不是让管理委员会有借口不给项目一分钱么。

果不其然,姚炳乾刚刚开口,就被徐志辉打断了,“既然担心后续经费无法充足供应,那么就不要开启项目了。”

他们巴不得一直都不要弄新的项目了。

九院很多的项目,都在开始收缩,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展开太多,不是好事情。

“先不去考虑那么多吧,暂时先这样,后续面临经费不足的问题的时候,我来想办法。对了,现在我们不是把一些技术研发项目的研究资料开始向着军方以及国企的一些单位转移吗?这些研究基础资料,他们有没有给钱?”刘一九突然想到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