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节:引爆
杜安夹了一片牛肉慢慢嚼着,心中思索着店老板刚才的话,慢慢有了想法。最后,他举起杯子,主动跟店老板干了一杯。
“哥,来,走一个。”
……
他在小吃店歇息完后,就去了梦工厂,跟束玉商议了一番后又把观池的人叫过来开了一个会,把他的想法讲述了一遍,观池的代表听了之后,看模样似乎有些不以为然。
观池影视的代表人是他们华北大区的创意总监,名叫史凤鸣,有些娘炮的一个名字,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汉子,一米八的大个,身材壮实、一身膘,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没有镜片。此刻他听到杜安的想法后,推了推自己的鼻梁上的那副眼镜,“杜导,本着对客户负责的态度,我个人还是建议您放弃告示牌这一块,把这些资源空出来走传统的宣传模式。”
杜安看着史凤鸣,看见这个人虽然表现得很谦恭谨慎,但是眼中的那一丝讥讽和不屑却逃不过他的眼睛,大概是觉得自己的想法和这个告示牌的创意很可笑吧?
事实上史凤鸣也确实是这么想的:他做了这么多年的业务,遇见过的人数不胜数,上到集团总裁、大导演,下到小业主、乡镇企业家,哪种人没见过?但是这些人在他看来都有一个通病,或者说整个中国所有人都有一种通病,那就是觉得我花了钱就是大爷,喜欢外行指挥内行。
这些人明明没有学过营销宣传方面的知识,一拍脑门想出一个馊主意,就觉得这个主意是天底下最好的主意了,然后一意孤行地要贯彻到底,而对于他们这些专业团队的意见,却认为是太过古板老套没有创意,于是往往本来能做好的事情,就是因此才搞砸了的。这些人却不知道,老套,正说明了方法的稳固、实用,想创新谈何容易?很多创新之举,看着光鲜,却是屁用没有。
而现在《终结者》的宣传,在他看来就是这样一个状况。
“不。”
杜安摇头,非常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决定,“就按照我说的来。”
他很容易就能猜出来史凤鸣的想法,实际上,他也讨厌外行指挥内行的做法,只不过现在他这个外行不得不去指挥内行,因为他现在面对的对手是《神话》。
或许按照史凤鸣说的来做,或者能够稳扎稳打,一步步稳健宣传,到上映的时候收获一份不错的宣传果实,但是他现在要稳扎稳打干什么?
从各方面硬件条件来看,《终结者》都是比不过《神话》的,顺着传统的套路跟《神话》一步步走下去只是把自己慢慢拖死罢了,既然如此,他就只能出奇制胜,而且这两天的调查情况也证明了他的宣传方式是有效的,只是走了一点歪路,现在补救还来得及。
史凤鸣又恪守自己的职业操守劝了两句,不过杜安始终固执地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最后他看到史凤鸣似乎也终于放弃了劝解的念头,开始和自己讨论起具体实施方案来。
这边讨论完毕后,按照杜安一切从快的原则,那边也立马就把命令传达了下去,于是十三个一线以及准一线城市的城市居民,一觉起来后,发现哪里好像有点不对了。
小白领们走出家门,赶到早点摊子上买了个鸡蛋饼,边走边吃,一路上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但是上班时间紧张,根本容不得他们停下脚步来细想。直到他们进入了地铁站,过了闸关、在隧道边一边啃着鸡蛋饼一边等地铁的时候,偶然一抬头,视线在对面的壁挂式广告宣传栏上顿住,才终于发现了是哪里不对劲——那个地方还是像之前一样是一个告示牌,提示着有危险的穿越人士出没,请广大市民联系时空管理局,但是与之前不同的是,现在这上面通缉的人换了。
从那个不认识的大汉换成了陈昆。
这就是杜安的调整策略:他之前不通缉陈昆而是通缉苏云,就是因为认识苏云的人少,通缉苏云的话,不会让人轻易认出来这是谁,可以使得通缉具有真实感,营造出真实的氛围,但是他那么做也有弊端,就是会让人看不出这广告到底是宣传啥的。而现在换成陈昆的话,就不同了。
在电影圈里,陈昆和苏云的知名度应该算是差不多的,都是新人,但是在总的人气程度上来说的话,陈昆就远远不是苏云可以比的了,因为他是个电视明星。
全国13亿人民,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去看电影,事实上,会看电影的人在全国人口中占的比例非常小,就拿《飞越疯人院》来说吧——《飞越疯人院》国内总票房6.3亿,按照现行票价13块来算,总观影人次就是4800多万,扣除一些反复观影的死忠影迷,实际上进去电影看过这部电影的人数有可能还不到4000万,和13的人口总数比起来,这个数字实在小得可怜。但就是这样,《飞越疯人院》也已经算是成功电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