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今年的戛纳特别乱(第2/3页)

莫非这几年咱爷们也立功了?

大了许多。

可贴近一看,当下小声地说道:“不热吗?”

“你……去死!”媛媛这个气呀,偷偷拧了老白一把。

是,垫了些东西,可又如何呢?

说真的,如此打情骂俏的感觉也挺好的……

戛纳电影节之旅,也就此展开。

《青红》这部戏,绝对是王晓帅的呕心沥血之作,他几乎倾其所有,而且为了突出自己的全部风格,找来了自己之前的班底,特别是演员。

“我启用了媛媛跟白实秋,这两位大家都很熟悉,当年在《十七岁单车》里,他们的表现很出色。特别是媛媛,她的进步很大……”

在来法国之前,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他对两位主演都是高度赞扬,这在以前很是少见。

王晓帅的电影有一个特点,就是主角并不清晰,往往的,他拍的不是人,而是那个时代,那个地方。

媛媛演技出色这个事儿,便上了娱乐版的显著位置,当然了,上头条还差了一些,也是很不容易了。

可是,《青红》这部戏也许还不错,但在今年的戛纳,却显得并不太特别。

今年的戛纳简直是……奇葩。

各路好手,各路电影人,都拿来了自己酝酿多年的走心之作,而且几乎是清一水的文艺片。

要知道,这毕竟是个电影节,什么片子都可以来放映的,当年柏林电影节不就是开场一部《兵临城下》嘛。

看来,戛纳走文艺路线,是绝不回头了。

不光欧美的,那边文艺片好多都是重口味,就说咱们中国的,台湾的大师侯孝贤先生,他带来了自己的作品,《最好的时光》,这部作品里还有白实秋的老熟人。

“老白!”

“振哥。”

“哈哈哈……”

张振,他是电影中的男主角,这部电影里最有意思的是他饰演了三个角色,三个都是男主角。

《最好的时代》嘛,说的就是三个时代,到底哪一个最好呢,就不知道了。不过,可以从电影中看的出来,这位侯大师也是个起名障碍症患者,在戏里张振就叫阿振。

现在,阿振不跟那位大嘴女郎谈恋爱了,见到了白实秋,两个人当然要找个酒吧喝点儿了。

“最近怎么样?”

“你看新闻就知道了。”

“老白,你这人什么都好,就是喜欢……我说不好,大陆都说这是,装。”

“装逼,你在大陆混的不错嘛,这都学会了。”

“哈哈哈……你呀你。”

“我呀,就是担心那个事儿,我们之前打赌的,到底还算不算?”

“算!怎么不算!”

喝着喝着,话匣子打开,白实秋就直奔中路,生怕这个振哥忘了之前金马奖打赌的事儿。

就是那个《诡丝》,这电影,反正在老白看来,绝对的扑街货。

可是张振也是有脾气的人,现在他连兄弟二字都不说了。

“老白,我告诉你,《诡丝》这个片子,我也投资了,而且,有了我的投资,现在已经是拍完了!怎么样?”

白实秋还能说什么,“牛逼!”

“哈哈……”张振大笑了起来,“那咱们来定一下标准吧,多少票房算是成功,这个……对了,你说,《诡丝》这个电影能不能进入大陆呢?”

“你怎么这么想?”

“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就可以直接比较一番喽。”

还真别说,张振还挺有斗性的,但很可惜,这片子是进不来的。

“不可能,鬼片,你懂的。”

“唉~”张振一声长叹,可是马上他又想到了一个办法,“那这样好不好?你的电影来台湾呢?”

我过不去,你过来就行了。

可惜,这也不行,因为台湾对大陆的跟香港的电影,那都是限制极多,对好莱坞的则是一点儿限制没有。

去不了,但是,却给了白实秋一个灵感。

“振哥,你有门路吗?我的电影要是能去香港呢?”

“啊?这个好呀!”

张振一听,马上就高兴了。

香港是个太好的选择了,也许票房不会太高,可是两个人之间主要是为了比拼一下,再加上,张振跟香港方面有很多的熟人,这个事儿他是可以帮的。

白实秋这是……绝对不算是利用吧,大家哥们情义嘛。

于是,这顿酒就白实秋请了,张振答应下来,尽力将你老白的片子给引入到香港去,而那个片子,就是《周大仙》。

俩人说的很是高兴,但很快就提到了另外的事情上了。

“老白,很奇怪呀,这次关于戛纳电影节的事情,异常的火热呢。”

“哦?是吗?”

“是呀,在网络上我看到了许多的帖子,甚至就连美国方面都是在不断的讨论。”

“真的假的?”

“真的,这种电影节一般在网络上的关注度,有是绝对有的,但并不会太热烈,我看欧美的网站都喜欢单独的讨论一个影片,再说了,这才刚刚开始,现在就好多人在议论,谁谁能拿奖,谁谁的片子能进入竞赛单元,真的好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