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兴?衰?(第4/6页)

另外,占领城市的维修过程中我们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大部分的物资价格都不准。每件材料的价格我们都做了小小的改动,本来这点改动不算什么,可是你要想到,这次修理的是整个印尼所有的城市,这么多城市所消耗的物资是无法想象的。每件材料我们只捞一分钱,最后的数字也大的吓人。玫瑰偷偷的告诉我这一项我们竟然赚了两亿多水晶币,真是过瘾啊!

等我们把所有消耗都清算出来之后,总款项的那个帐户内就只剩九百多亿了。而我们行会已经先得到了二百多亿的资金,去掉我们行会真正消耗的部分,本行会实际进帐五十七亿多。虽然消耗比较大,但是剩下的九百多亿纯利润也是很可观的。

按照事先说好的,我们行会作为牵头的行会提供了大量物质基础,作为领导行会我们可以提取纯利润的百分之八作为抽成。结果这九百多亿又被我们弄了73亿多。剩下的八百多亿开始按照贡献划分,这个部分就开始出麻烦了。

贡献值比较笼统,虽然系统记分不容质疑,但是有些分数的比例大家意见不能统一。最后我们开始使用表决制,一边表决一边商量。

我们行会作为领头的行会,这个贡献值当然排第一。但是有些行会认为我们的战舰不该记分。这些行会的意见是,我们的战舰是以租赁的方式参战的,大家在毛利润中已经为此支付了租金,所以最后的积分不该把军舰也算在内。可是我们行会的人认为战舰毕竟是我们行会的,虽然是租赁,但是参战是事实,这个分还是要算的。最后大家吵了半天决定折中一下,战舰的功劳不算分,但是战舰上的本行会玩家和NPC都要记分,否则这些人不等于白打仗了吗?

好不容易结束了争论大家开始分割资金。本行会从这八百亿中直接获得了二百三十亿,别的行会去分那剩下的部分。玫瑰统计的结果是,这次战斗本行会的纯利润收入是377亿水晶币。不过这次我们买了几个城市,苏门答腊岛上的加兰城(印尼原丹戎加兰)、奇袭城(印尼原北干巴鲁)、法师城(印尼原特拉奈普拉)、凌之城(印尼原巨港)、纯之城(印尼原巴东)我们都买了下来。另外,我们把龙目岛上的马塔兰买了下来,现在这个城市被改名为哨兵城。龙目岛就这么一个城市,我们买下来之后整个岛都成了势力范围。我们买这里是有目的的,美国人买了附近所有的城市,要是我们不在中间夹一个城市,将来这里就彻底变成美国领土了,到时候我们想过去都要绕好大一圈。

除了这几个城市我们还把原来的巨港也就是我们的凌之城外侧的那个岛整个买了下来。这个岛卡着凌之城的海上出入口,要是丢给别人,就相当于在家门口安了个定时炸弹,所以一定不能放过。这个邦加岛上一共两个城市,我们买下后干脆把两个城市合并成了一个,反正岛不大,干脆把整个岛改成了一个城市。新城市就叫邦加城,用原本的岛名命名。

这些城市和岛屿总共用掉了二十亿水晶币,其中一半都用在了加兰城,这个地方位置太特殊,谁都想要,结果价格抄上了天,差点没买下来!

总的来说这次是大赚,但并不是说什么都不用担心了。我们还要注意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将要发生的复仇之日。我们开完会都已经是周五的凌晨了,复仇将在三十几个小时之后开始,能顶的过那次大爆发才算是真的成功。

我们早就知道有这么一次复仇行动,所以准备的相当充分。阿修福德从我这里得到的消息,当然也提前做了准备。周五清晨开始我们向这些买了城市的行会兜售各种防御武器,德国人弄来的主要是炮,我们的以各种动力设备为主,美国人则是卖枪,反正大家各有各的发财门路。

在拍卖之前我们就已经通知了各个行会有这么一次反击,但是我们并没有说的很严重,主要是担心影响拍卖价格,不过现在我们可是抓紧宣传这次如何的危险,反正已经卖过了,我们可不管退货。

那些行会知道要发生战争,现在又看到我们卖武器,当然是拼命的买了,而我们当然是在旁边拼命的数钞票了。

虽然我们趁机赚了不少钱,但是防御还是要进行的。由本行会牵头,向各个行会提出了联合反击的策略。因为这些城市并不是同时占领的,所以印尼NPC报复的时间肯定也不一样,我们打算按照先后排个顺序,哪个行会遭到袭击我们就支援谁。争取在后面的城市开战前把这边先搞定,然后大家一起跑到下一个城市去防守。这样我们就可以始终保持自身的力量高于NPC的力量,成功的可能自然就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