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专家来了(第2/4页)

任迪趁热打铁地说道:“战争拼的是勇气,同样拼的也是脑子,不动脑子在战场上闷着对对方优势火力傻冲的,那还不如不上战场。”任迪这么说张佑赫何旺等军官深以为然,刚刚结束的淮北战役中,帝国军的思想教条程度,让共和军感到了。

任迪指着一炉正在灌入铁水的转炉说道:“工业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同时也是很危险的,铁水炼到什么色泽程度,可以灌入转炉,转炉中加入多少废钢,喷热空气加热多场时间,注入多少热空气,这些都需要工人来把握。统计建立指标。为了这个指标,看到那个钢铁桥了吗?”

所有的军官将目光投向一个狭窄的钢桥上。这个钢桥下一炉钢水从下面传递而过。

任迪说道:“每一炉钢铁水出来,都是需要有人看一下铁水的冶炼程度,然后这一炉铁水经过一步步处理后,然后检验成品质量。如果钢铁质量有差异,那么就将炼钢的燃料,原料,炼钢的时间一个个要素微微的调一下,然后在看色泽。炼钢有多少步骤?热处理有多少步骤?你们知道吗?一个步骤决定钢铁质量。我们的自产迫击炮管承受的膛压程度远没有海宋的进口钢材的强。这也就代表,同样重量的规格迫击炮,采用人家的钢材,可以在射程上胜过一大截。

都是用铁矿石,煤矿炼出来的钢铁,为什么呢?”任迪指着,钢桥上观察的工人说道:“人家的数据比我们全,掌握的火候比我们老道。然而站在这里看铁水记录枯燥且危险。这个钢厂是有死亡名额的。这里也是战场。”

所有的军官顿时肃然。人就是这样,不知道别人付出的努力,会下意识的轻视,就像文人,文人只会强调十年寒窗苦。然而对于制造工艺,一句“奇技淫巧小道尔”,就轻描淡写的带过。现在的大明士族依然是万般皆下品的社会风气。嗯,战功和金钱的作用还是重视了,没有以前那么清高了。

张佑赫等军队上的党员,任迪必须矫正他们的认识。这个国家他们在付出,但是并不只有他们在付出。每个人都是国家上的一个螺丝钉。

任迪说道:“如果他们不观察,不尝试,各位的武器就要比对面落后一节,军队就要多死十倍在工厂中死掉的人。”话说到这里淮北军队上的党员脸色已经狂变了。老子天下第一的气势,被任迪陡然挫下。

任迪看到这些人的态度后满意地说道:“不要以为我们在浴血奋战,党中央那边就在喝茶看戏,这次他们给我们1200名同志,确切的说都是专家。打仗方面党中央现在对我们非常放心。1200个同志将对我们三百个工业项目进行帮助。他们将传授给我们先进的工业经验。我们现在是四战之地,未来的反围剿,我希望是我们越战越强。”

何旺说道:“长官,军队上有什么能做的吗?”何旺如此开口,代表着之前军队认为自己是最多付出的思想消失。取而代之是大家在要努力,军队有责任多努力一点,军队需要配合服从的思想。

任迪点头说道:“军队现在要做的任务是全军扫盲,工厂中现在缺工人,随时需要军队转业进入生产部门,同时你们也不能闲着,大战对面暂时打不起来了,但是不是他们来打我们我们才应战。土改,必须扩大土改范围。”

土改这个事情,不是任迪想搞的问题,而是为了胜利必须搞。不是正不正义的问题,而是想要取得胜利就必须做。自己这一方军队没有装备优势。那么就要做好情报优势。至少不能让情报优势落在对面手上,至于党报上说的信仰上的优势,任迪下意识将这个PASS过去。依靠地方绅缙建立的王朝,红色共和军想要在战场上赢,那么就必须破绅缙。

煤矿中往往有植物化石,然而工业革命的时候国家绝不会为了化石而停止煤矿开采,因为停止使用煤矿的能量,就意味着国家败亡被殖民奴役。同理农民中蕴含的能量绝对不会因为地主中有书香气息文化风韵,而停止发动,如果停止发动,就拒绝了这个国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推动国家建设。任迪想不出完全保护地主权利同时发动人民的方法。就像工业革命时期开采煤炭企业,想不出保护植物化石又能低成本大量开发煤炭的技术。

霍邱钢铁厂厂房快速建设,一系列设备快速准备后,来自贵阳的1200名专家来了。当初赵卫国规定同样的炼钢炉规格,同样的产品标准,在现在,任迪终于明白了作用。五吨的炼钢炉,换成了十五吨的大炉子。炉子越大,单位体积的钢水散热就越少。当物体长度扩大,体积是三次方扩大,而表面积是两次方扩大。说明体积越大单位散热面积越小。所以钢炉子越大越好。二十一世纪宝钢的转炉是三百吨级别的,据说直接喷氧气,不用加热,纯靠转炉中的杂质氧化炼钢,实现传说中的负能量炼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