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节 只缘身在此山中(第2/2页)

采用不锈钢框架结构的米格-25倒是能够达到3马赫,可是驾驶舱内的温度都可以煮熟鸡蛋,对于飞行员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体验,更何况4马赫以上与空气的高速摩擦,甚至可以直接让钢铁熔化。

“追求极限,是我的目标。”林默颇不以为然。

“好吧好吧,我不和你争,我听说国防星最近拿到了一批性能优秀的合金配方,也许你可以把这些配方筛选一些交给特种合金冶炼厂和引擎生产厂西安发动机公司或者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公司,燃气涡轮研究院再研究上一两年,或许能够拿到200千牛顿推力的引擎,我知道一些特殊的合金材料可以拿引擎输出得到立杆见影的奇效,材料学一直是我们国家的弱项,你要是有好的配方,倒是可以一试,不过我不是特别看好,毕竟都是需要技术和设备积累,不是一蹴而就就可以实现的。”

裘正均工程师对林默的坚持和较真,一直都颇为吃惊。

F-22的主引擎F119-PW-100涡扇发动机最大推动力也不过是173.4千顿,林默的苛刻要求直让裘工程师感到咋舌。

行业内高层早就传遍了那套“妖孽”图纸,在专业人士看来,纸上谈兵和各种奇思妙想居多,也有飞机设计和生产商制造实验机,不过和图纸上的参数完全不是一回事,经过估计,缺乏必要的材料,而且量产的耗费巨大,实际性能甚至连歼-10都多有不如。

在目前材料和加工工艺的限制下,想要完全实现原始设定参数,起码也得过上几十年再说。

“嗯,真是谢谢你老裘,你说的很对,这是个好主意,我会好好考虑一下。”

林默掂着下巴考虑起来。

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林默只是一个战士,而不是一个商人,手捧着金饭碗的他自然从来没考虑过金系巨龙那里取之不尽的合金配方拥有什么样的价值,连国防星赫然发现其中的宝贵后,又是给钱又是给股份才让林默意识到这些配方还是有点价值,不过尽管如此,他还是没有考虑到应用在引擎上的材料改进。

毕竟林默学习的是气动力设计专业,而不是材料学和引擎方面的专业知识,依靠的是拿来主义,有什么样的引擎,自然设计什么样的战斗机。

听裘工程师这么一说,一直在钻牛角尖的林默心中豁然开朗,材料提升对于引擎动力提升也有极大的影响,这句话点配了他。

林默已经打算去走走国内的引擎生产厂家去尝试一下,他所能依靠的,也只有国内企业,至于国外的引擎生产商,根本就是连想都别想,不用指望美国普拉特·惠特尼集团公司(Pratt&Whitney Group)和奇异电器(General Electric Co.)会替中国人定制引擎,哪怕十倍的价钱都是免谈。

要是金钱开道能有用,小日本早就成功了。

“喂喂!我说裘工,你们沈飞家大业大,可别打我们小小国防星的合金配方主意!我们还指望着靠它吃饭呢。”

一听到裘正均工程师提到国防星的配方,陈海青陈大少就像被捅了菊花,怎么什么人都知道了国防星有了好宝贝,这消息也传得太快了点吧。

陈海青赶紧向林默递了个眼色,示意他别在合金配方上多扯,这位正主儿就在这里,可别让沈飞给抢了去,作为国内的业内大佬,拔根毛都比国防星的腰杆儿还粗,这怎么不让陈海青担心。

裘正均一愣,忽然莞尔笑了起来,笑着说道:“哦!你这小心眼儿的家伙,我这不是在帮他嘛,年轻人多动动手,也是有好处的,哪怕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只要去做,能够想到多远,他以后的路就能走到多远,我还担心你们国防星这个小池塘还容不下这条大龙呢。”

末了,他还不忘在话语里面小小的反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