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天下共逐之(第2/3页)

不过这会,李自成反倒是在心中嘀咕道:

“啊,原来你们已经讨论过!”

尽管心里头对他们私下商量这样的大事,而且他一无所知有些不满,但李自成并没有表露出来,毕竟眼下需要他们为自己出谋划策。他望着宋军师问道:

“军师和丞相都已经商量好了,那这个主意必定是妥当的,军师可还有什么建议。”

参加御前会议的全体大臣都将眼光集中在宋献策的脸上,等待他说出主张。见皇上问到自己,宋献策恭敬地站起身来。

“陛下,微臣认为和清国合作倒也无妨,他们要的是辽东,咱们要的是中原,即便是把辽东许给他们,与咱们大顺来说,也没有什么妨碍,只要中原归我大顺,将来咱们总能收复辽东,一统天下的,当年唐太宗用突厥兵时,并不妨碍他后来讨伐突厥,不过只是因势而为罢了,臣以为,现在与清国委以虚蛇,并无不妥之处,常言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况且咱们与清国不过只是委以虚蛇,有什么大不了的。”

宋献策的话,让李自成的心头一动,原来唐太宗李世民也干过这样的事情啊。既然老祖宗都做过这样的事情呐,自己做这些事儿也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就是和满洲人一起联手嘛。

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况且还是和他们委以虚蛇。虽然传出去并不一定好听,但是这不过只是权宜之计嘛。

“正是皇上,等将来咱们腾出手来的时候,必定还是要北伐灭清,眼下不过只是权宜之计而已!”

见丞相与军机都这么说,而且还体贴的把理由都说得这么妥当,李自成自然也就不再坚持了。

“既然大家都这么觉得,那就给多尔衮回信吧!”

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后,李自成整个人都轻松了下来。他甚至已经看到了自己在京城登基的一天,当然,他也看到了自己如何开创老李家的万世基业的将来。

将来的大顺朝必定就像李世民的大唐一样,在长安开创万世基业。

这一天越来越近了。

信,给多尔衮送去了,在信送去之后,作为大顺国丞相的孙可为来了一旁的小院之中,在小院中停着一辆囚车,囚车里囚着两人,正是周遇吉与其夫人刘氏。自从宁武关被攻克后,他们夫妻两人就一直被关于囚车之中。

“周将军!”

看着端坐于车内的周遇吉,孙可为走到车前,然后说道。

“我军已经抵达京城,破城就在这一两日了。”

坐于车中的周遇吉闻言,睁开眼睛,然后又闭了眼睛。

“我知道,你想一心求死,自从被俘以来,你一直食水不进,一心求死,可这样死了,又有何用?”

看着绝食数日后气息虚弱的周遇吉,孙可为劝说道,

“即便是你绝食而亡,大明总归也是亡了。”

“国破家亡,臣理应尽忠!”

周遇吉静静地说道,随后他睁开眼睛,盯着孙可为道。

“你孙可为明明是读书人出身,可却甘愿从贼,如此,将来又以何面目面对先人?”

面对周遇吉的指责,孙可为倒也不气,他只是看了看周遇吉,然后坐在那说道。

“这几年,我于大顺营中,为其出谋划策,看似大顺能成就这番功业,与我脱不开关系,可是实际上,我不过只是顺势而为,要是朝廷能于河南等于赈济难民,安置流民,李闯又怎么可能崛起?大明又何至于会如此?”

就像是与老朋友聊天似的,孙可为坐在那,与周遇吉聊了起来。

“周将军,你说,要是当时在宁武关,你麾下要是有一万人马,李闯又岂能攻得下宁武关?可为何宁武关没有援军?”

“朝廷无兵可派。”

“朝廷为何无兵可派?辽东有几十万精锐边军,周总兵,为什么连区区几千人都派不出来?”

孙可为的反问,让周遇吉心叹一声,却没有说话。

“有人建议调辽兵,可有言官称如此必定会让平虏大将军坐大,都到了这个时候,他们的眼里看到的是什么?还是防犯自己人,平虏大将军要想篡位,又何必等到现在?”

冷笑之余,孙可为继续说道。

“要是早日调大将军勤王,又何至于如此?甚至就连崇祯自己,大臣建议其南幸南京,结果言官一反对,他也就作罢了,现在想起调天下兵马勤王了?可来得急吗?如此种种,这天下怎么可能不丢?”

坐于囚车里的周遇吉有些诧异的看着这位贼寇的丞相,他能够感受到其话语中的怒气,这种怒气与不满,大都是针对崇祯,针对朝廷。

“大明的江山,就是葬送在他们这些人的手里……”

顿了顿,孙可为盯着周遇吉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