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送个泼天大的功劳给你(第2/3页)

“朕身边如今也就只有这两个可靠的人了!”

心叹一声,传他们进来后,神色凄然的崇祯命他们免礼,赐坐,然后说道:

“你们来的正好,一会你们做个见证,朕有旨意要下。”

奉召进宫的新乐侯刘文炳,驸马都尉巩永团无不是诧异看着皇帝,皇帝要他们做什么见证?

就在这时,只听到有内官禀报道。

“平辽伯祖大寿宫外侯见。”

终于,祖大寿到了,在他见礼后,崇祯先说免礼,然后赐座,随后才说道。

“祖卿家,朕让你过来,是有一件事,想要你去办。”

“请陛下尽管吩咐,臣必定竭尽所能办好差事。”

看着祖大寿的时候,崇祯突然想到了另一件事,既然明知道祖大寿是军中名将,为什么当初不让他守京城呢?

哎,看来朕真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啊。罢了,罢了,但愿那小子能够力挽狂澜吧。

“祖卿家,你是军中勇将,现在京城被围,而且外城已破,内城也是危在旦夕。朕有一封旨意,需要着人送出,朕想让你把这份诏书送出京去,送给平虏大将军!”

平虏大将军!

皇帝的话让祖大寿的心头一颤,心下思索道。

皇帝这是什么意思?他要把什么送出去?

“王承恩,把诏书拿给祖大寿。”

不待祖大寿回绝,崇祯说道。

“祖卿家可以先看一下诏书,再作决定!”

展开诏书,看着诏书的开头,和王承恩一样。祖大寿也以为这是封罪已诏,可是再往后看去时,他险些没把诏书丢到地上。

“……至太祖皇帝创立基业尽毁朕手,然祖宗江山非朕一人所有,各藩各宗理应共保祖宗江山,朕身后尔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德藩世子朱慈颖,人品贵重,外能御敌,内能安民,必能克承大统,保全祖宗江山。著德藩世子朱慈颖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这、这分明是……就在祖大寿看着诏书心惊肉跳时,皇帝的话又飘了过来。

“诸卿,祖宗江山非我朱由检一人之业,而是当年祖宗一刀一枪打下来的江山,朕不能为了一己之私害的祖宗江山不保,宗庙不保。各藩各宗理应共保祖宗江山,所以朕已经决定把皇帝位传于德藩世子朱慈颖,让其好生保全祖宗江山……”

话从崇祯的口中道出时,新乐侯刘文炳,驸马都尉巩永团无不是被吓了一跳,尽管被惊得瞠目结舌,但看着皇帝,他们也知道,这兴许是最后的选择了。

皇帝已经保不住大明的江山了。兴许大将军还能保住大明江山。想到这儿,他们突然长松了口气。

是啊。

大将军手下精兵强将那么多,连那么厉害的东虏不是他的对手,更何况是流寇,

哎,可惜了。要是皇帝早一点想通这一切。又何至于沦落到现在这步田地啊?

这么想着所有人的心里都是充满了苦涩。

毕竟原本他们是不用死的。而现在……

没有理会众人的惊讶,崇祯继续说道。

“祖大寿,你愿意替朕把这份诏书和玉玺给平虏大将军送去吗?”

皇帝的话在祖大寿的心里掀起一阵阵波涛,这份诏书是什么?

是祖家的世代荣华啊!

只要把这份诏书送出去,大将军继位后,祖家可真就为大明立下天大的功劳了!

皇帝为什么要让自己送这份诏书出去?不还是因为祖家和大将军之间的关系。

有了这份诏书,又岂需要……

又一次,祖大寿想起之前与刘振奇制定的那个计划。现在还需要那个计划吗?

再也不需要了!

要有了这份诏书,大将军将来就可以光明正大的登基做皇帝。

把这份诏书和玉玺护送出京城的主家,那可就是新朝的第一功臣啊。

“臣,臣……”

面对这份泼天大的功劳,一时间祖大寿甚至不知道如何言语。这件事儿皇帝是第一次做,他祖大寿当然也是第一次。

现在应该说什么呢?

要谢恩吗?

当然不能这么说,哪怕就是泼天大的功劳。也不能谢。因为接过这份诏书的同时,也就等于要看着皇上去死呀。

咱祖大寿可是大明的忠臣哪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就在祖大寿为难着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时,只听皇上继续说道。

“祖卿家,除此之外,朕还有一事相求,就是请卿家送几位皇子出京,朕已经下旨废除太子国本之位,当今天下只有平虏大将军能保祖宗江山,至于他们……但愿将来保全江山后能做个安乐王爷吧……”

看着目中带泪的皇帝,祖大寿立即跪地磕头道。

“陛下,臣就是粉身碎骨,也必定保全几位皇子,把诏书给大将军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