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章 西域攻略(第3/3页)

文不涉武,武不干政,这是朱国强在吸引明朝教训上制定的铁律,甚至还曾为此杀过人,把人头于文官面前传阅,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那些言官动辄弹劾前线领兵大将,要是没有他们说三道四,大明的天下又何至于如此。所以朱国强才会制定这个铁律。

但铁律之外也有特殊情况,比如现在的“私议”,就是两个人闲唠嗑而已。

要对西域动兵了?

抬起头看着陛下,陈子壮急忙说道。

“陛下,以臣之见,大可不必对西域用兵!”

“哦?这是为何?”

“孙子兵法云: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这句话出自己于孙子兵法,意思就是国家因用兵而遭致贫困的,远程运输是一个重要原因,远程运输就会使百姓陷于贫困。

“陛下,汉代时李广利征大宛,发的有6万人,有牛10万头、马3万多匹、驴和骆驼好几万匹;后来大宛之役后,汉军撤回玉门关的,仅剩下1万多名士卒和一千多匹战马。这仅只是大军折损,而为保障大军远征,汉武征发天下犯七科罪的人,载运粮饷供应贰师将军,转运的车马相连不绝,一直到敦煌。劳师远征西域,不似远征奥斯曼,征奥斯曼有海运之便,而西域既无海运之便,又无铁路之利,以车马运输,只恐怕耗财力无数,于国于民皆无助益,所以臣以为,大可不必对西域动兵!”

当年耿直的陈子壮也知道说话委婉了,他甚至特意把远征奥斯曼给抽了出来,那地方远吗?是很远,可那里有海运之便啊,所以才做到了国不贫民不累。可西域却不一样啊。

对于他的小心思,朱国强当然知道,不过也注意到陈子壮又一次强调着“大可不必动兵”,于是便问道。

“为什么是大可不必动兵?”

不必和不能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陈子壮既然这么说,肯定有他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