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9章 重新凝聚在一起(第2/3页)

在随后的近两百年,大明历代皇帝也都是贯彻着这一点,毕竟,相比于海运,铁路有着它自身的优势,密集的横垮洲际的铁路网成为大明不断增长的工业实力的象征。一条条铁路干线构成了大明的经济的“大动脉”。

“确实伟大,但不是没有缺点,太慢了点,从南京到莫斯科的铁路差不多有9000公里!到君士坦丁堡的铁路更是超过一万公里!即便是快车,也需要十天十夜……”

李存志摇了摇头说道。

“那么坐船需要多长时间?时间更长,圣祖皇帝为什么不惜以耗尽内库为代价修通南北两条洲际铁路?因为它能连通整个世界,能贯通大陆腹地,所需要的时间更短!”

“确实如此,但是,火车完全可以提速啊!”

林森看了看车厢说道。

“比如把‘天朝特快’普及到几条干线上,这样一来,时间至少能缩短一半。”

为什么他们都没有提飞机呢?

因为贵啊!

“你提到的这个,工部十五年前不就制定‘百公里计划’吗?想用时速一百公里的特快列车,把天下联成一个整体,可是呢?众所周知“五天和十天,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最大的区别是……””

甚至都不等李存志开口,旁边就有人说道。

“三倍以上的票价,会让那些特快列车沦为废铁!”

“还有铁轨上行驶着的幽灵列车……”

“现在呢?有那天这辆特快列车不是满员?”

其它的乘客纷纷笑了起来,然后讽刺着内阁辅臣们的短视,十五年为了把帝国联成一个整体。十五年大明工部就制定“百公里计划”,而现在的“天朝特快”,正是当年那个计划的遗产,只不过那个高铁计划,直到现在都没有得到实施。

“其实也不能全怪内阁,铁路公司也不愿意投资,毕竟铁路线翻新是需要钱的!”

“所以铁路公司也非常短视。”

“那为什么这里会有天朝特快?”

“面子嘛,‘天朝特快’就是天朝的面子嘛,其实那些大人更希望它能开进巴黎,让法兰克人见识见识,什么是‘天朝特快’。”

好吧!

那怕是这个时代的大明,也是好面子的,朱国强无奈的笑了笑。

“铁路公司嘛……也是讲究利润的。”

李存志随口说道。晋国公家……也是铁路公司的股东。

“而且‘天朝特快’速度优势并不明显,所以,当时争论了很长时间。现在,铁路不也在提速吗?”

“还是太慢了!”

“其实,时速一百公里不够的话,为什么不能造两百公里时速的高速列车?”

朱国强随口说道。

“我觉得以现在的技术而言,完全有能力制造出时速两百公里的高速机车,只要我们愿意,肯定没有问题!”

技术上绝对没有问题,在另一个世界里,早在二战前日本铁道省就提出了“子弹列车”计划,修建宽轨新线,运行高速火车,60年代的“子弹列车”就是在其基础上发展的。

而现在大明的技术肯定远远超过四五十代的日本,研制类似的“子弹列车”完全没有任何问题。所缺的无非就是一个机遇而已。

“200公里,现实吗?”

李存志和林森都惊讶的看着他。

“怎么不现实,内燃机不行,就用电力机车,现在我们不是已经有了大功率的电力机车吗?一台牵引车不行,就把动力分散到各个车厢里,反正电机的体积本身就不大,而且嗓音也很小。”

动力分散式设计,在另一个世界有中国高铁上可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个技术了,当然也是日本新干线0系车组采用的模式。

随后朱国强解释着动力分散式设计的种种优点,他的解释让李存志和林森两个人都傻了眼,如果说在此之前,他们已经被其“闪电战”的构想震惊的说不出话来,那么现在,现在他们无疑又被震惊了。

“200公里的列车……能行吗?”

“不去尝试的话,永远都不知道。”

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朱国强的心里甚至不由长叹一声。

明明自己缔造了一个世界帝国,可是这个帝国的继承人们,根本就没有连接帝国的野心和想法。

瞧瞧另一个世界的,希特勒一上台就提出了“超级铁路”的构想。他认为未来的第三帝国将是一个大陆型帝国,如同英帝国依赖海洋那样,第三帝国也将依赖陆上的运输网络。因此他决定设计一个横跨欧洲大陆的“超级铁路”系统,这个超级“宽轨”现实不现实暂且不说它,但是客运时速200公里,最高可达250公里的设想,无疑是符合其大陆帝国构想的。甚至就连日本,也幻想着构建“泛亚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