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4章 文武不和互相监督(第2/3页)

任何一个人到了南京,都会到大明博物馆逛上几天,那里绝对是一个好去处。

随后朱国强又聊了几句,大都是公司的事情,比如参加世博会的准备工作之类的事情。

不过,这次来南京,他还真不是为了公司参加世博会的。

那台电子计算机必定会在世博会的上引起轰动,这绝对不会有任何意外,这次来南京,他还是为了那件事,为了方哲明给他的威胁。

虽然说瞧不上那个威胁,但是有些事情总需要去面对的。而且朱国强这次来南京,说白了,就是想要和那些所谓的权贵们斗斗法。

就这么把公司拱手相让?

说实话,朱国强压根就没有退让的念头,即便是要拼,也要拼个鱼死网破,就这么认输,这是不是他的个性。

或许在这个世界,他是小人物不假,可小人物发起狠来,一样能让人忌惮三分!

几天后,在南京晋国公府里。

再一次见到朱国强,虽然有些意外,但是李存志却仍然喜出望外地说道:

“老弟!你怎么在这里?”

“呵呵,我这不是特意来拜访你嘛!”

朱国强笑道。

“来拜访我?哈哈,我倒想去拜访你,不过这段时间真的抽不出时间,千头万绪的事情太多了,对了,我听说你们公司弄了个电子计算机?外界都很看好,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和军方在这方面进行一些合作。”

“合作,当然好了。”

朱国强笑道。

“其实在微电子技术方面,军方确实应该加大投资力度,未来他将直接决定军队的战斗力。”

“嗯,确实是这样,其实,军队也资助了一些类似的研究,等以后我们再聊。”

看着朱国强,李存志说道。

“你这次过来,是不是碰到什么难处了?”

如果不是难处的话,他恐怕不会不远万里来南京吧。

“你听说了?”

“听说什么?”

李存志反问道。

“你不远几万里来拜访我,说实话,我还真不觉得你是一个趋炎附势的人,要不然几年前你也就来了。所以我掐指一算,算着你碰到了什么难题。”

“也差不多吧。”

“说吧,看看我有什么地方能帮得上忙。”

李存志很直接,对面前的这个家伙,他一直都是心存好感,能忙的地方他肯定是会帮的。

“其实,也谈不上什么大事。”

朱国强想了想,然后说道。

“我来找你,主要是想向你了解一个人,国民年金的方哲明。”

事实上,在来找李存志之前,朱国强就已经找人查过这个人,不查不知道,一查……还真有其人,这家伙确实是国民年金的理事,也是南京的风云人物,妥妥的大人物。

可就是这样的人,也不过就是某些人的传声筒,这不能不让朱国强变得谨慎起来。

“国民年金的方哲明,你为什么查他?”

李存志反问道。

“对这个人我并不怎么了解,但如果我没有计错的话,他的声誉一直都很不错,要不然的话,也不会成为国民年金的常务理事。”

“哦?”

朱国强诧异道。

“你是说他的声誉不错。”

“这是肯定的,你可能不太了解,国民年金那边有差不多一千多个理事,这些理事的祖上身份都颇为显赫,甚至有不少都是从龙功臣或者朝中要员,对了,而且他们大都是文官。”

“文官?”

“对,这么说吧,大明一直存在着两个团体,一个是乾圣的军功勋臣,一个是通过文官群体,从乾圣年间,大明的朝政其实就是两个群体的平衡,与北朝那会文官一家独大,勋臣只能仰人鼻息不同,圣祖皇帝视勋臣为殷骨,总有一些偏向,而相比于文官呢,勋臣当年随着陛下参与了很多投资,就现在大明所谓的财阀,这么说吧,至少有七成都是大明勋臣的产业……”

这倒是事实,当年朱国强经常拉着勋臣们一起投资啊,什么煤矿啦,铁路啦,码头啦,甚至就连地产开发也会拉着那些勋臣,皇家吃肉,大家一起喝汤嘛,到后来的殖民地拓殖,勋臣也是当仁不让的拿出了大把的银子。

也正因如此,皇家和勋臣早就结成了一个紧密的利益同盟,当然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大明的权贵掌握了大量的财富。最终造成了现在的财阀,对于这一点,朱国强也是很无奈啊。

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当年在他做出那些选择的时候,其实很多事情都已经注定了。

“但是相应的文官那边呢,对于勋臣掌握大量实业一直颇为不满,甚至认为‘天下之利尽入勋贵之手’,所以他们一直试图打击勋臣的商业利益,你知道,砍勋臣最重的一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