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床主市大扫荡(中)(第2/4页)

没办法,这年头的日本社会,早已在“和平痴呆”中彻底“废萌化”,就算是所谓的右翼暴力团体,其武力值也是相当的可悲。平常上街斗殴的时候,每个人拿一根金属球棒就已经很足够,最多再拿一把武士刀,稍微让对方见点血……至于警匪片里那种枪弹横飞、爆炸不断的大场面,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出现。

所以,除了电脑中虚拟的射击类游戏之外,“忧国一心会”的绝大部分“假鬼子兵”们眼下还是生平第一次摸枪(发射BB弹的仿真枪不算,日本有很多人喜欢玩),只有寥寥三四人在国外、警界或自卫队有过实弹射击的经验……而由于时间紧迫的缘故,也没工夫再给他们进行训练,只能在战斗中学习战斗了。

如今看到那么多丧尸呜呜叫着汹涌来袭,这帮菜鸟早已是手忙脚乱,偏偏他们的枪械也很有问题:

“……哒哒哒——(卡壳)……哒哒哒——(卡壳)……哒哒哒——啊!!!(想换枪管被烫着了)”

拉了铁丝网的水泥路障后面,几个菜鸟日本兵围着两挺歪把子机枪,忙得团团转,但还是打一阵停一阵,不时闹出些小乱子,以至于火力始终无法保持连续,好几次让对面的丧尸找到空隙,差一点涌进来。

——大正十一式轻机枪,或者说俗称的“歪把子机枪”,可以说是枪械设计史上的一朵奇葩。不仅是因为它那奇葩的外形,更是因为它那奇葩的性能,甚至就连在战场上缴获它的国共两军,也对它甚为厌憎。

首先,这种机枪必须不停地用润滑油润滑弹壳,才可以靠枪机后坐力提供的动能退壳。所以在机枪上配有一只油壶,以便于随时随地给子弹涂润滑油——可想而知,枪手在战场上得有多辛苦,多容易出错。

而且,由于歪把子机枪的结构过于复杂,零件质量又不靠谱,在战斗中极易出故障。

更要命的是,大正十一式轻机枪对于气象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宛如一个娇气的小姑娘,在低温条件下需要经常涂油才能稳定射击。而在高温高湿的盛夏条件下,甚至连涂油也无济于事了。

事实上,大正十一式轻机枪只有在不冷不热、不干不湿的季节,并且在精心擦拭保养以及战斗烈度不高,无需长时间连续射击的理想条件下,故障率才会相对低一些——眼下的床主市,正被哆啦A梦用【天气控制器】调到了摄氏三十五度的高温高湿的盛夏天气,而操作机枪的家伙,又是一群在半小时前还从没摸过枪的菜鸟生手,偏偏成千上万的丧尸如海潮般涌来,不管打翻多少都没完没了,根本没个间隙……

所以,在连续N次卡壳故障,还烫伤了两个人的手指之后,这些“平成年代的大和勇士”只得一边咒骂着设计歪把子机枪的工程师不得好死(其实这么多年过去,那几位工程师的坟头恐怕早已长草了),一边佩服二战日本陆军机枪手前辈们的高超技艺,把极具日本特色的歪把子机枪统统弃之不用,转而换上了战前日本仿制的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虽然这东西非常笨重,但好歹比较可靠,用在防御战上再好不过。

当然,跟另一款“二战名枪”制造的麻烦相比,诸位菜鸟机枪手的这点困扰又不算什么了。

“……砰!……砰!……砰!”

——自愿参战的小室孝同学,双手握着一把南部十四式手枪,站在楼顶上对着下面人头攒动的丧尸不断射击。可惜生平第一次摸枪的他,并没有显露出什么过人的枪法天赋,故而无一命中……

更奇怪的是,尽管射击的目标是丧尸,但随着清脆的枪声,一阵阵人类的惨叫也随之响起……原因很简单也很囧——虽然他射出的子弹没能打碎任何丧尸的脑袋,但抛飞的弹壳却准确地命中了身边的同学!

“……啊——啊——小室孝!你这到底是在打谁呐?!”

被南部十四式手枪弹出的滚烫弹壳,接二连三地砸中了肩膀和后背,原本正蹲在旁边的地上,用狙击步枪瞄准射击的军事肥宅男平野户田,终于忍不住惨叫着跳了起来,对小室孝怒目而视。

——南部十四式手枪,二战时期日本军官专用配枪,也是一款比歪把子机枪还要更加失败的奇葩。

这玩意儿的设计失败到了什么程度呢?首先是撞针硬度不够且较脆,击发无力,容易折断,根据美国大兵的说法,甚至连自杀也无法保证。接着是设计结构极为繁琐——日本工程师把简单工作复杂化的本事,似乎也一点都不比设计出“虎”式坦克的德国人差——保养稍有不善就会卡壳、走火频繁,而且由于弹匣卡笋设计上的失误,导致射击时弹夹经常脱落。然后是准头奇差,理论上射程有五十米,实际上十米之外子弹就乱飞。此外,它的穿透力也是极差,根据八路军战士的实地测试,居然连木板门都无法击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