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来自东方的骑士(中)(第2/4页)

最后一直折腾到傍晚六点,太阳都快落山的时候(盛夏季节昼长夜短,天黑的时间比较晚),法军才总算是勉强排出了一个作战阵势。更要命的是,在双方接战前夕,天色突然变黑,一场倾盆大雨轰然而下,虽然大雨来得快也去得快,几分钟之后太阳就又露了出来,但却已经让野地里的法军淋得浑身湿透了。

不管怎么样,战斗还是爆发了。按照惯例,前哨战是弓箭对射,而这恰好是英国人的强项——从十一世纪的“诺曼征服”之后,英国人就以射箭作为“国技”,按照规定,所有的自由民均常备弓箭(这就是罗宾汉的形象为啥是弓箭手的原因——英国的乡间民兵都是弓箭手),其威尔士长弓手更是赫赫有名。而法国人凭借十字军时代的经验,却一心崇拜重装骑士,不重视远程攻击,只好雇用意大利的热那亚人担任弓弩手,其射击水平远不如英国人。更别提他们站在洼地里,而英军却待在高地上,在射程上也得吃大亏……

(迄今无法理解,为何热那亚这座城市会成为全网禁用的词汇,那地方跟我党我国有啥仇?)

于是,刚一交战,这帮意大利雇佣军就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萌货本质,纷纷掉头向后奔逃,甚至冲乱了预备出击的法军骑兵,气得法王怒吼道:“……给我杀掉那些流氓,因为他们挡住我们的进攻路线……”

结果,在英军箭雨和意大利溃兵的双重冲击之下,第一批突击的法国骑士们秩序大乱,再加上天色黯淡变黑,看不清旗号,很快就全都溃散了,或死或逃,甚至根本没有看见杀戮他们的敌人。

但不管怎么样,法兰西贵族们还是无愧于他们欧陆最强骑士的盛名,依然无畏地顶着箭雨,继续对英军阵地锲而不舍地发动了一次又一次冲锋,连法王都勇敢地亲自带队拼杀。他们从黄昏一直打到午夜,整整发动了十五次突击,哪怕在战场上尸积如山,也依然死战不退——也就是说,克雷西战役其实是一场史上罕见的夜间作战,光是能够在黑夜里组织骑兵集团冲锋,就足以证明法国骑士是何等的骁勇和高素质了。

然而,一味的蛮勇并不能带来胜利,由于是从洼地仰攻高处的英国人,而战场又被大雨淋得十分泥泞,法军骑兵的冲击速度被地势大大降低,以至于怎么也冲不破英军的防线。而夜间摸黑作战的混乱,更让骑士们难以互相配合。更要命的是,在整个克雷西会战中,法军完全没有一个具体的作战计划,连法王也在战斗开始后放弃了指挥,亲自带队冲锋,于是从法王到最低级的乡绅,每批法兰西骑士的头脑里都只有一个观念,就是接近敌人,杀死敌人,所以自始至终,一直混乱不堪。根本上就不存在战术突破的问题。而英王爱德华三世却始终牢牢地控制着他的部队,整夜从容应战、严阵以待,打退了法军的一次又一次进攻。

——在后世的历史书上,腓力六世被公认为是“优秀的骑士,糟糕的国王”。他不仅没有做必要的战前准备,甚至连侦察部队都没有派遣,就一头撞向了英军的防线。在后来的战斗中,腓力六世也只是一味的利用兵力优势不断的冲击英军的战线。虽然看起来相当具有骑士风格,但却导致了致命的后果。

最终,在连续十五次冲锋失败之后,法军参战的贵族领主几乎全部死光或逃亡,导致法军彻底瘫痪,法王腓力六世头部中箭负伤,被迫丢下军队逃出战场,一路狂奔到了亚眠城。至于他麾下的残余骑兵,则在战败之后完全失去指挥,就地溃散,纷纷凭着本能逃向了自己的家园,一时间跑得到处都是。

第二天拂晓时分,克雷西战场再次降下了大雨,英军离开阵地,对失去指挥官(骑士们都打光了)并且乱作一团的法军步兵发动攻击,轻而易举地击溃了这些家伙,从而取得了整场战役的全面胜利。

在这场战役之中,由于队长已经破碎虚空,返回了现实世界,人微言轻的李维爵爷没有他那么大面子,根本在法王面前说不上话,而他那些松木炮也被法国佬看作是攻城兵器,没有谁想过要在野战之中使用。

所以,在战役期间,李维爵爷就只能待在战线后方的临时营地里,眼睁睁地看着一批又一批热血沸腾的法兰西骑士勇往直前地踏上死路,在无边的夜幕中死于威尔士长弓的利箭,或者自己人的践踏。好不容易等到那些牛气哄哄的骑士们都打光了,英军开始反击,李维正摩拳擦掌地打算让英国佬尝一尝炮弹的滋味,偏偏一场大雨又浇熄了他使用火器的可能性——他的松木炮还没有先进到能够在大雨天里使用。

而四周那些狂呼乱跑的己方溃兵,还有挑在英军长矛上的法国贵族头盔,更进一步削减了守军的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