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这个是我姐姐的姘头吗?(第3/4页)

十四世纪的欧洲,有三颗文化巨星,后人称之为“文艺复兴三杰”。他们是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并且恰好都是佛罗伦萨人。

当黑死病降临的时候,写下《神曲》一辈子苦大仇深的但丁已经死了,得过桂冠的“文艺复兴之父”彼特拉克,则因为卷入去年的罗马共和国政变,如今流亡在外,下落不明。只有性格最八卦、最喜好市井段子的乔万尼·薄伽丘,还留守在这座被尸体塞满的城市里,并且试图用他手中的鹅毛笔,给这个活地狱留下一份记录——当然,此时的薄伽丘还没有开始动笔写他那部日后名垂青史的《十日谈》,只是在脑海中有一个朦胧的构思。他现有的文坛名声,都是靠各种艳情诗和色情小说撑出来的,主要就是以尺度大胆而著称……换句话说,这货就是一个专门写小黄书和黄段子的,同时还在佛罗伦萨政府里担任着公职。

佛罗伦萨市政厅一间落满灰尘的书房内,不称职的财政官员和杰出的色情文学作家乔万尼·薄伽丘,正神情憔悴地在趴在一张桌案上,用公家的文具奋笔疾书:

“……这是一个日渐死亡的灾难世界,这是一个黑暗与悲哀的瘟疫时代,无影无形的病魔吞没了每一个国度,呼啸的风暴袭击着贫瘠的海岸,疯狂的强盗和匪徒从荒野涌出,劫掠和屠灭我们的城镇。

商船和贸易都从海洋上消失了,一切法律和秩序都在死亡面前变得荡然无存。

上帝遗忘了意大利的人民,我们熟悉的那个井井有条的旧世界,毫无预兆地走到了末日。

那些带着荣耀而生的高贵灵魂,不得不开始为生存而挣扎。朝不保夕的短促生命,让富人们再也没有长远打算,只想要及时行乐,肆意地挥霍自己毕生积攒的财富;无知的贫民则在愚昧、穷困和恐惧之中,一步步走向死亡……旧的岁月已经结束,新的时代正在开始,每个人都必须学会在这个新时代生存。因为这片走向毁灭的土地便是我们的家园,以及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可怕新世界……”

写到这里,他突然停下了笔,皱起了眉头,不知该如何继续下去。

再次阅读了一遍已经写好的文字,仍然找不出思路的薄伽丘只得放下鹅毛笔,起身将纸张摊开,又从书桌旁边的沙罐里抓出一把干燥的细沙,小心翼翼地在纸面上撒了一层,让它吸干纸上的墨水。然后再张嘴把这些细沙吹掉,最后将纸卷了起来,小心地把它装入一只精致的木匣子里。

暂时结束了写作之后,他叹息着伸了个懒腰,转身透过书房的窗户朝外面望去,街道上的景物仿佛依旧,昔日那些乱哄哄的小摊小贩,却已经消失殆尽,连乞丐都找不到一个。

视野之内,只有异常肮脏的街道、门窗洞开的废弃房屋,以及极少数几个靠在墙角等死的邋遢汉子,还有无数被随意弃置的森森白骨,让这座遭受了瘟疫洗礼的城市,显得更加空旷和荒芜。

他依稀还记得,在更早一些的时候,市政厅和教会瓦解崩溃之前,还有收尸的板车在街道上来来回回,把一大批一大批的尸体运到市内的各处教堂去,然后在那里掘出一些又长又阔的深坑,把尸体几百个几百个地葬下去,就像堆积船舱里的货物一样,虽然毫无哀荣可言,但至少还维持了最起码的体面。

可是到了如今,连官府组织的收尸队也都已经染病死光了,倒毙的死人只能在街上和家里腐烂发臭,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去收拾,唯恐自己也一样染上瘟疫。更可怕的是,在佛罗伦萨的街头,还游荡着一些半人半鬼的东西。他们自称是掘基人,天天和死尸打交道,早已不在乎自己的生死。他们白天像兀鹜一样,在坟地徘徊,到晚上就成了魔鬼——开始还只是偷抢,后来已经成了一群疯魔。这些掘墓人经常成群结队,随意冲进某个人家,索要一大笔钱财。如果付不出,就用女人来抵偿!

这些无法无天的暴行,在这个特殊时期经常得逞。因为他们既不畏死,又有传播瘟疫的能力。所有人都怕他们。而佛罗伦萨的市政当局已在瓦解之中。于是,有时他们勒索到钱,有时他们则轮奸女人……这场大灾难让一些活人变成了死人,也让一些活人变成了魔鬼。有些灾难会让人们变得团结,但黑死病并非如此。它属于另一类灾难,这类灾难只会释放人类心中的邪恶,让人变得更加黑暗和疏离。

哎,待在这座活地狱里,看着熟悉的一切逐渐被腐尸和黑暗吞噬的,几乎每一天都是一种煎熬啊!

接下来,他就感到自己肚子似乎饿了。

——此时城市的秩序早已瓦解,没有一家贩卖面包和糕饼的店铺还敢开门,很多市民的生计都陷入了困顿,但这难不倒早有准备的薄伽丘。在佛罗伦萨市政当局最终崩溃前夕,已经预感到灾难的薄伽丘,利用手头最后的权利,动用公款在市政厅的地窖里秘密囤积了一大批面包、饼干、咸肉和葡萄酒,足够他吃喝上一年有余。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大概可以让自己熬过这场浩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