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二十二)(第3/5页)

由于出发得太过于仓促,这支东方远征舰队甚至一直到出航的时候,还没有完全决定好到了远东之后要做什么——沿途做生意和招募明国移民,当然是不容更改的既定事项,但其它的事情和具体如何处理跟大明帝国和其它各个穿越者势力的关系,就只能一切都取决于东方远征舰队诸位军政官员的自行判断了。

然后,这支东方远征舰队才刚到印度西海岸的果阿,就在设宴款待葡萄牙殖民当局官员和富商的时候,出乎意料地发现天上掉下来一个“李华梅”……这个发现让严晓松特使、孙阳少将等人全都感到十分困惑。

当然,困惑归困惑,说穿了这终究不过是一个有趣的小发现,所以孙阳少将很快就拍板作出了决策:“……对这位女船长加强监视,同时继续搜集情报。她不是专门跑从澳门到果阿的航线吗?对这个时代的南中国海应该很熟悉吧!找个人去试着问她一下,是否愿意给我们带队领航?雇佣价格从优!既然是可疑的不稳定因素,索性就放在眼皮底下好了!反正以她区区一艘百来吨的小船,也翻不出什么大浪来……”

——对于风帆时代的航海家来说,气象、水文、洋流、风向、天文等知识缺一不可,否则就会陷入极大的麻烦之中。当年麦哲伦那伙人连张海图都没有,就驾着一百多吨的小船做环球航行,全靠误打误撞来开船,如此乱搞居然还没船毁人亡,简直就是运气逆天。虽然华美共和国的装备要比麦哲伦先进很多,知识储备也更足,但也不能在地图上丈量两个港口之间的距离,然后画直线航行——这种举动是非常可笑的。两个港口间的航线选择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需要考虑季节、天气、风向、洋流,不同的季节可能航线就完全不一样,有时候也许风向水流都适合,但海况恶劣,那也不能轻易出航……总之,风帆时代的航海是一件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先进的技术、丰富的知识和一定的运气,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对于初次驾临东亚的华美共和国舰队来说,即使有着后世的精确地图,他们现在探索的依然是一条陌生的航线,虽然有先进的工具(六分仪、机械表)、生存能力极强的船只以及经验丰富的水手,但说到底这还是一件在赌运气的事情,很可能一场风暴或者一片暗礁就能让庞大的舰队灰飞烟灭——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用少许代价雇佣一个每年都在这条航线上来回跑好几趟的老手帮忙领路,显然一桩非常划算的事情。

与此同时,那位神秘的李华梅船长,同样也在仔细观察着这支挂着蓝白五星旗的庞大舰队。

……

李华梅,原名李醇,正如华美共和国远征舰队某位军官的推测一样,乃是一名女间谍——不过,她并非是为海南岛临高县的那些“伪澳洲人”服务,而是敌对势力打入“澳洲人”内部的一位密探。

——李华梅的上司,是一位在澳门颇有影响力的中葡混血儿女海盗头子李丝雅,以心狠手辣而著称。早在“澳洲人”登陆临高之前,李丝雅就在广州对穿越者有着不良企图,先是策划过绑架文德嗣主席,失败后又联合刘香和西班牙人共同进攻博铺港,但结果依然是大败亏输……幸好损失的都不是她的嫡系。

于是,痛定思痛的李丝雅,决定派遣得力人手,潜入海南岛临高县的这帮“澳洲人”之中打探情报——在绑架文德嗣主席的时候,虽然最终让肉票走脱,但李丝雅还是获得了一些来自现代世界的小玩意儿,其中就有一张《大航海时代》盗版游戏光盘的封面纸片,上面正是英姿飒爽的李华梅卡通图像。

这张纸片上的内容,引起了李丝雅的极大兴趣:大海、三桅大海船、美丽的女海盗,还有莫名其妙的解说文字。其中“大航海时代”这个词她还是能理解的,可七海霸者之证又是什么意思?还有李华梅又是谁?但不管怎么样,李华梅在澳洲人那里肯定是赫赫有名的――这从画上的说明文字就可以看得出来。

总之,在看了这张纸片之后,李丝雅热衷于寻求刺激的人生里又有了全新的目标――取得霸者之证!

但这霸主之证究竟是什么,显然只有从那些澳洲人嘴里才能打探出来。原本喜爱冒险的李丝雅打算自己去担任这个打入敌阵的角色,但她已经在文德嗣面前露过脸,而且在本地的名声太大,最后只好决定由乳妹李醇去——李醇是她乳母的女儿,纯中国血统,自小在她家中长大,和她一样深受中国和葡萄牙两种文化的浸染,即是她的副手又是姐妹,一起在海上冒险多年,非常适合扮演女海商的角色。

最后,为了让澳洲人更容易接纳她,李丝雅给李醇取了“李华梅”的名字――李丝雅本能地预感到:澳洲人会因为对这个名字的错觉,而对她的间谍产生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