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星船伞兵?(第3/4页)

事实上,光是穿越之后的交流问题,就已经足够让人望而却步。须知古代汉语跟现代普通话的发音简直是天壤之别。至于穿越到外国就更别提了——很多人恐怕连学校里教的标准英语都忘了个七七八八,却幻想着自己能够在穿越后火速适应环境,掌握拗口到别扭的古日语、古法语、古英语、古拉丁语,跟那些小姐和绅士们流畅地谈天说地……喂喂,你家里难道藏着哆啦A梦的【翻译魔芋冻】吗?

就王秋所知道的情况,很多没文化的非法移民偷渡到美国十多年了,英语还说得磕磕巴巴呢!

当然,不排除某些有语言天赋的人,只靠看韩剧就成功自学了朝鲜语,然后又靠看动漫学会了日语,穿越回古代混上几天,估计也能从古人的交谈中学会当地语言……但之前列举的那些麻烦还是无法避免。

咳咳,言归正传,总而言之,在主动穿越到古代的集团群体之中,除了被骗来的倒霉蛋之外,凡是自发愿意到异世界闯荡的勇士,基本上都是在现代社会混得不太如意的,甚至落魄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否则也不会痛下决心告别过去,换一个世界重新开始,所以身边不会有太多的合法资产。

但在现代社会,想要办任何大事都是需要本钱的,集团穿越这种事情同样也不例外——现代人空手穿越到过去,只会给古代强人送肉上门。除了某些有天命光环在身的家伙之外,凡是务实的穿越者都要在事前做好准备,搜集到各种技术资料、工业器械、生产工具、贸易商品、燃料耗材,甚至现代的大威力枪炮兵器……而这都需要花费大笔的资金来进行采购,这就需要穿越集团在出发前设法搞到一大笔启动资金。

当然,既然这些穿越集团的组织者和策划者有时空门在手,那么利用两个世界之间巨大的物价差异,搞一搞跨位面贸易,也不失为一条生财之道——事实上,无论是海南岛临高县的“穿越公司”,还是海参崴的“远东公司”,确实都干过这一行:从古代往现代倒腾古董、金银、名贵中药、高档木材和传统家具,从现代往古代倾销镜子、化妆品、玻璃器皿、钟表等“奢侈物件”,从而牟取暴利……如果日积月累下来,确实是可以筹措到一笔巨款。但问题是,这两家似乎没有那么好的耐心,没做太多生意就启程穿越了……

那么,他们究竟要靠什么办法来补上这个资金缺口呢?答案就是……坑蒙拐骗!

——按照郭教授给王秋等人带来的情报,海参崴远东公司在穿越前除了从俄国非法购买的登陆舰之外,还拐走了五艘万吨轮,但却并没有掏钱买下,而是租来的:其中三艘是从日本租用的,两艘是从韩国租用的,看似没有坑害本国同胞,问题是这五艘船都是在中国保险公司投的保险,光是理赔费用就超过三亿……这下被他们把五条船统统都给裹挟到明末时空,现代世界的那家保险公司,顿时赔得都快哭死了。还有各种偷税漏税、拖欠货款之类的烂事,远东公司也都没少做。最后甚至闯进东京湾的横滨港,武装抢劫了一艘日本货轮——直到现在,为了这伙“中国海盗”捅出来的大篓子,中日两国外交部都还在打嘴仗呢!

至于海南岛临高县的那个穿越集团,看上去或许稍微“善良”一些。至少他们乘坐穿越的那艘货轮是买的,不是骗来的。但问题是,临高穿越集团的启动资金中,也有大约四千万是用金融诈骗的手段搞来的,在出发之前欠了一屁股的银行贷款和地下高利贷,看样子显然是不打算偿还了。此外,临高穿越集团订购的很多货物,在运达目的地之后,商家那边也没收到尾款,怎么看都是一心想要白拿的节奏……

总之,除了受损的外国公司和激起的外交风波之外,国内还有最起码三十多家倒霉催的本国公司,被这两个穿越集团坑得好苦,有几家小公司因为被骗走的货物数量太大,都已经给搞得快要破产了!

然后,对于这两个穿越集团“在临走之前大捞一票”的疯狂做法,王秋只能无奈地摇头报以苦笑——虽然以执法人员的身份,这些事情听着很让人痛恨,但如果换成是他的话,恐怕也同样会这么做。

就他所知,在大航海时代的欧洲,很多穷困潦倒的探险家,因为筹措不到资金,往往也是用偷来或骗来的船只、水手和给养,孤注一掷地完成了发现新陆地的壮举——但从国家和政府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行为显然是绝对不值得鼓励的,否则就会平添出无数的纷乱。而以王秋的身份,必须把屁股坐在官方的一边。

“……明白了,国家确实是有一大笔账要跟他们好好地算一算,同时也不能放弃失陷在那里的解放军兄弟……嗯,还有这回出兵的费用,估计也得摊派在他们头上……”王秋煞有介事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