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南海铁道纪行(三)(第2/3页)

于是,肚里同样起了馋虫的徐霞客扭头朝售货小车望去,发现是来者一个长相普通的青年人,肤色黝黑,跟临高的“归化民”与“澳洲人”一样,都留着还俗和尚一般的短发,脸上干干净净,一点胡须也没有,穿着一身灰布对襟小褂,看上去有些穷酸,然而衣服倒是很整齐,浑身上下都透着干净利落的劲儿……

不过,看他在这里执此贱役,估计也就是个剃头易服的“假髡”吧……徐霞客如此想道。

——但事实上,这位在列车上推着小车卖零食的售货员,其实却是一位货真价实的“真髡”……虽然他确实是跟其他若干北方流民一起千里迢迢来到此地,然后被临高元老院塞进净化营里剃了头的……

“……这位大叔,这是您要的两大碗八宝粥!装粥的碗还有筷子都送给你了!”

“……您要香烟?呃,抱歉,为了防止火灾,这车上是禁烟的……”

“……诶?嫌这豆豉鲮鱼罐头太贵?没法子啊,卖出来就是这个价,实在没法再便宜了……”

李孟穿着一身蓝色的中山装,尽可能地挤出一丝僵硬的笑容,在列车上推着小车兜售各种食物和零嘴,然后从乘客手里收取一张张临高穿越者元老院发行的“临时货币”——流通卷。

——李孟,这位在山东胶州因为贩卖私盐而被官军追剿得家破人亡,只好客串流民投奔临高“髡贼”,在码头扛大包换饭吃的前山东盐枭,本时空最苦逼的人生败犬组穿越者之一。

自从那一天看到解放军的飞艇编队跨越时空抵达临高之后,吃够了苦头的李孟就忙不迭地表明了身份,又经过一番繁琐的审核和盘问,随即便得到了重返现代世界的许可。

但问题是,虽然李孟在明末过得很惨,可即使是在现代世界,李孟也只是一个失业多时,连房租都快缴纳不出来的无业游民。然后,他又在危机四伏的古代社会里,成天打打杀杀地混了这么久,短时间内恐怕难以适应现代都市生活,恐怕就更加不容易找到工作,或许要不了几天就得沦落到丐帮里去要饭了。

更何况,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事集团首领,李孟身边还有几个跟他一起漂洋过海来临高的山东弟兄,需要李孟想办法安置——继续在码头扛大包总不是个事儿,工作辛苦收入少不说,还只能睡集体宿舍,连自家的房子都没有,娶妻生子更是想都别想……如果不把这几个跟着自己上阵厮杀、同甘共苦、并且追随自己一路颠沛流离到海南岛的过命兄弟给安顿好了,李孟在现代世界也过得不安心啊!

于是,他就想要继续在这个时空打一段时间的短工,好歹积攒一点钱下来,同时想办法给几个弟兄安排个稍微好一点的前程。结果还真给李孟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差事——自从海南岛的环岛铁路通车之后,设置在三亚的铁路总局,原本是用女列车员来售货和打扫卫生的,谁知明末百姓的道德素质实在堪忧,甚至已经超过了日本地铁痴汉的等级,简直跟现代印度的强奸公交车有得比……结果,来自现代世界的女列车员频繁遭到各种骚扰和侵犯,不管铁路警察怎么警告和恐吓,甚至把几个痴汉吊在车站门口都没用。

鉴于上述状况,李孟就带着他的那一票山东壮汉过来毛遂自荐,揽下了其中一列客车的乘务员职位——对于李孟那票山东兄弟来说,在铁路上工作好歹比在码头扛大包要体面些,也轻松些。而对于铁路局来说,不管怎么样,李孟好歹是现代人,相对来说比明末土著更加可靠,也懂得在火车上该如何工作。而那几个山东兄弟虽然有点笨,但都很听李孟这个大哥的话,为了谋生也肯学习……

现在,其他人有的在火车头铲煤,有的在打扫车厢的卫生,都是些粗笨的活儿。而最需要动脑筋(算账)的售货员,就只能让李孟自己来负责了——他一个人又要收钱找钱,又要用藤壳热水瓶给客人泡茶,还要指导那些明朝土鳖们如何开罐头和吃泡面,还得防着有人趁乱偷东西,当真是忙得焦头烂额。幸好,前面的三等车厢实在太挤,所以售货小推车照例只在二等车厢和头等车厢活动,否则李孟还要更头疼。

“……小伙子,给我家兄长来一大碗八宝粥。还有那泡面又是什么东西?”

徐霞客打量了一番小推车上琳琅满目的各种吃食,又跟徐仲昭商量了一下,便对李孟招手吩咐道。

李孟闻言便从车上的粥桶里舀出一大勺八宝粥,装进一只粗糙的椰壳碗里,随即跟一副粗制滥造的木头筷子一起递了过来,“……您要的粥好了!泡面有三种口味的,您想要哪一种?还是都尝尝?”

而徐仲昭则接过那碗八宝粥,用筷子搅动了几下,顿时看得哑然失笑——或许是因为琼州地处偏僻,一些诸如核桃、莲子、葡萄干之类的外地特产不容易置办的缘故。所以这八宝粥也很有本地特色,乃是大米和小米(海南有一种名为鸡脚黍的特产小米)混合煮成的浓粥,掺入绿豆、花生、干枣,以及切成小块的菠萝、番薯、椰子肉。看着花花绿绿,颇为诱人,而里面的糖也放得很足,倒是很合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