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伪造“澳宋帝国”遗迹(下)(第3/3页)

在修筑起来的几道墙壁上,中央派来的几位专门负责搞宣传的专家,顶着沙漠里的炎炎烈日,用各色颜料和明显的混搭风格,绘制出了一幅幅简明而生动的壁画,记录了“澳宋帝国”这个不存在的国家的起源、诞生、发展与成长——有反映崖山海战、南宋覆亡的战争场景;有“大宋遗民”劈波斩浪,抵达新陆地的逃亡旅程;有“先民”在澳洲筚路蓝缕,垦荒筑城的奋斗画卷……又混搭上了蒸汽船、火车、飞机、飞艇等各种现代化象征物的壁画内容,以及使用步枪和火炮的近代化军队作战场景。

除了壁画之外,还有很多预先制作好的精美浮雕板,也都被运进了这座假皇宫里,安置在略显空旷的地基上。接下来,施工人员又拿出许多貌似是从现代地摊里淘来的假古董,从鼻烟壶、铜币、铜镇纸到瓷器花瓶都应有尽有,放在皇宫的各处,冒充御用的奢侈品……临到末了,施工队却在他们刚刚辛苦搭建出了一个轮廓的宫殿内外埋了炸药,堆放了木柴,又浇上了汽油,最终在一阵阵震耳欲聋的爆炸和火光之中,让“澳宋皇宫”被火焰、浓烟和飞溅的碎石砂砾吞没——正如在海边沙滩上花费几个小时精心堆砌出城堡的顽童,会在即将离开沙滩回家的时候飞起一脚,把沙子城堡踢得轰然垮塌,以满足他的破坏欲望一样。

另外,在远离“市区”的干旱荒野之中,施工队还零星修筑了几座“澳宋帝王”的皇陵。

当然,作为一个古代国家的首都,只有民房和宫殿,而没有军营和武器,也是很不像话的。所以施工队员又在距离“市区”一段距离的地方,兴建起了军营、要塞和武器库的废墟,甚至还有军港的水泥码头。

至于所需武器的来源么,之前,海参崴远东公司的现代化军队在日本、朝鲜和女真人后方大肆扫荡,缴获了大量基本用不上的武士刀、铁叉、长矛等粗陋冷兵器。而临高集团的伏波军和福宁军,也在闽南和珠江三角洲扫荡各处地主缙绅的土围子,以及明军卫所的屯堡,从中缴获到了不少的土抬炮和明朝的鸟枪火铳,还有各式各样的刀剑弓矛,以及似乎是小孩用的弹弓,外加几具历史悠久的破烂锈蚀的半报废铠甲。

原本,临高和海参崴两个穿越集团的领导者们,是打算把这些用不上的战利品回炉重铸,回收里面的铜铁的,可惜这些铁料的质地大半很差,含有的杂质千奇百怪,重铸精炼起来很麻烦,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回炉多少。如今正好把这些剩下的无用兵器再一次废物利用,找人挑选出其中那些没有铭文的,乱七八糟地随意丢在这片人工废墟上,或者安放在堡垒的炮位里,再用雷管把它们一块儿炸上天……

但是,两个穿越集团能够提供的废弃兵器数量,与遗迹的规模相比依旧明显不够,于是有关部门的人员只好又扫荡了现代世界的古装道具公司,搜集了许多拍电影用的仿古兵器,一股脑儿都丢到了这边的澳洲荒野上,并且故意把很多矛杆砍断,剑刃劈断,炮口对着皇宫,从而营造出一种内战大乱斗的假象,以此来向那些不明就里的异国访问者们,暗示这个“澳宋帝国”的最终结局。

最后,虽然城市遗址已经建设得很像样了,但一座失落的城市也不可能没有尸体和墓地。于是临高穿越者集团只好在中央的要求和华盟的决议之下,于海南岛上四处搜索,终于找到了几处埋葬穷人、流民、死刑犯的乱葬岗。随即便捏着鼻子把这些早已烂光了的骸骨掘出,拉到工地来冒充死去的市民。

虽然上述造假行为还有些生硬,容易让精明的人看出破绽,幸好万能的大自然会帮忙掩饰一切不正常的痕迹——达尔文港附近沙漠地区的气象环境十分恶劣,沙尘暴、热带风暴、雷暴和龙卷风都是家常便饭,只要被龙卷风和热带风暴摧残几次,再被沙尘暴埋掉一些地方,估计就足够以假乱真了。

总而言之,以这座“宋城”废墟的技术含量,估计是瞒不住几百年之后的考古学家,但华盟也没有这样的奢望——而只是希望在几十年甚至十几年之内,把统治世界海洋的西方人给忽悠瘸了,对这座位于海边沙漠上的“澳宋帝国旧都城”废墟信以为真:可想而知,当荷兰人和其他欧洲航海家得知这座“失落之城”的位置,相继驾船蜂拥而至之后,这里势必会上演一出出“夺宝奇兵”和“古墓丽影”的精彩场景,以及穿插着各种忠诚与背叛、阴谋与勇敢戏码的悲喜剧……诶诶?怎么感觉有点像是在耍猴儿似的?

但不管怎么说,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场面,在澳洲沙漠伪造“宋城”废墟的目的,就算是完全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