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万里大移民(中)(第3/4页)

接下来,他们被押送到了登州军的中军老营威海卫,刘二狗原本还想着自己会被分到哪个营头,谁知却被告知,登州军暂时没有从流民之中招募新兵的打算,把他们收拢过来,是要让他们去开荒种地……听说不用当兵,其中某些人略感失望,但大多数人还是松了一口气——虽然流民们在饿得急了眼的时候,什么打家劫舍杀人放火的事情都做得出来,但既然温饱无忧,大家还是觉得老老实实种田过日子比较安心。

再接下来,他们被登州水师运到了一个小岛上,住进了一些奢侈无比,全是铁皮做的房子(彩钢活动板房)里——由于房子数量不够,迟来的人就只能住帐篷了,每个人还都得到了干净的席子和被铺。

在岛上,每天的伙食都很不错,午饭和晚饭最差也有玉米和少量大米煮出来的“二米饭”,外加每人一碗蔬菜肉汤和一条咸鱼,运气好的时候,还能吃上白面馒头、鸡蛋和上头赏赐的糖果,刘二狗觉得即使是老家那些小地主的日子,恐怕也没有这般好过。但那些军官操练得也很严苛,流民们天不亮就被喊起来早锻炼长跑,吃了早饭之后还要出操踢正步,走队列,站军姿……等到晚上回营的时候,都已经累成死狗了。

有几个军户出身的流民整天嘀咕说,就是卫所指挥使老爷的家丁,也没有练得这般辛苦的。刘二狗对此深以为然,还想过要不要逃走,可是每天三顿油水充足的丰盛伙食,终究还是让他咬牙撑了下来。

——管饱有油水的饭食,干净整洁的新衣,整齐舒适的被铺,崭新耐用的生活用具,除了规矩特别的多之外,对于苦够了的流民刘二狗来说,这地方真的已经很像是传说中的西方极乐世界了。可这多得吓人的规矩,还是使他们感觉浑身不舒服,尤其是严酷的卫生条令,当真是让这些邋遢惯了的流民叫苦不迭——每天都要洗澡漱口这些就不说了,若是饭前忘了洗手,或者随地大小便或乱丢垃圾,还有把厕所弄得太脏,就得被打不同数目的棍子,揍得每个人魂飞魄散。总之,在那些军爷们棍棒和呵斥之下,流民们不得不生活得比县城里那些读书人还要讲究干净,而茅厕更是被清理到干净得能睡觉了。

等到他们通过棍棒的教育,终于养成了良好的纪律和卫生习惯之后,离开这座岛屿的日子也就到了。

迎着初升的朝阳,刘二狗扛着一根棍子,跟着人流走出了营房。他的棍子上只挑了一个很小的包裹,里面都是在“净化营”里发到的生活用品,当流民时的破烂则早已丢得一干二净……队伍慢慢地走到了栈桥上,又沿着舷梯登上那艘巍峨如山的大铁船。刘二狗还没仔细看看甲板上的风景,就被水兵抽了一棍子。

“……快点进去,别磨磨蹭蹭的!后面还有那么多人在排队呢!”

然后,他就跌跌撞撞地进入舱门,跟着人流走进一条狭长的过道,穿过一扇又一扇的门户——脚下是钢铁的地板,两侧是钢铁的墙壁,还有一些不知道是什么用途的小玩意儿,头顶上昏暗的电灯忽明忽暗……对这些超过自己理解范围的事物,刘二狗本能地感到了畏惧,但也只能在后面的人的推攘下继续往前走。

就在刘二狗的不知不觉之间,当他穿过又一座门户之后,他脚下的钢铁地板就变成了水磨石地砖,两侧的钢铁舱壁也变成了厚实的石墙,而走廊也变得愈发宽敞起来……然后,刘二狗和他的流民同伴们,就从一座气势宏伟的希腊罗马立柱风格大礼堂里走了出来,目瞪口呆地看着头顶的蔚蓝天空和明媚骄阳,还有眼前这座建筑风格截然不同于中土的繁华城市,以及一队队扛着火铳、发色各异的“蛮夷士兵”……

——在充分利用哆啦A梦黑科技道具的同时,为了避免引起明朝土著的骚动和保持机密,有关部门想出了一个障眼法,在鳄鱼级登陆舰的船舱里安装了一扇【随意门】,而【随意门】的另一侧则是华美共和国首都曼城(曼哈顿岛)的国会大厦……明朝土著以为刘公岛净化营里的那些流民,是被三艘大铁船给运走的,但实际上,在他们从码头登船的时候,移民们跨越半个地球的旅行就已经通过【随意门】而完成了。

至于鳄鱼级登陆舰的频繁起锚出海,则纯属掩饰而已——不过是进行日常的巡逻,和拦截那些妄图偷渡封锁线的走私商船罢了。否则的话,这么多人若是无缘无故地消失,恐怕会在登州民间引发出一些“短毛蛮夷杀人祭神修炼邪法”、“黄大帅蓄养食人恶鬼以破敌”之类的恐怖流言……

在规模宏伟的华美共和国曼城国会大厦前方,是一座装饰着喷泉和雕像的大理石广场,原本也是游人如织的风景名胜,不过在今天却以“军事演习”的借口而被清了场,还在通往广场的街道上设置了路障。此时,广场上除了负责封锁和戒严的华美共和国海陆军官兵之外,就是跟刘二狗一起通过【随意门】抵达北美曼哈顿岛的明朝流民——面对犹如“缩地成寸”之仙术一般的剧变,还有突然置身其中的这座陌生城市,这些人明显都被震慑得不轻。有些人已经被吓得浑浑噩噩,满嘴念叨着菩萨保佑。但也有一些胆量大的家伙,在被驱赶到广场上等待之后,便开始东张西望,好奇地打量着广场四周那些石墙红瓦的欧式房屋,平坦干净的水泥地面,还有喷泉水池中央那尊“伤风败俗”的露肩女神像……不过,看着广场四周那些荷枪实弹的士兵,即使是最大胆的人,除了四处张望视野中的曼城街景之外,也不敢更多地乱说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