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穿越版崇祯帝的决断(中)(第3/3页)

而且,在弃京出奔之前拷掠群臣索取金银,不但会让自己留下骂名,还会耽搁时间,甚至诱发更大的叛乱——在明末时空,东林党可是最擅长制造民乱和街头暴动的……

于是,在耐心地听了文官们天花乱坠的一番喷口水之后,崇祯皇帝没有做出任何表态,只是淡定地吩咐退朝,同时留下温体仁和卢象升,吩咐他们在散朝之后到乾清宫“召对”……就此结束了此次朝会。

——这就是穿越版崇祯皇帝在紫禁城内举办的第一次朝会,同样也是最后一次朝会……

……

“……此辈真是妖言惑众!天子守国门确是祖制,但也需看时势!时势变了,岂能墨守成规而不变?兵法有云,外无必救之兵,则内无必守之城。如今关宁铁骑尽叛,山西、陕西一带无兵无将,京师内外可战之兵不过两三万人,内部空虚已经到了极致!宣府、大同边军虽有一些兵马,却是人心浮动,缺乏粮饷,调度失灵,驻守本处尚可勉强对付,进京勤王却是万万不能!如今京城之外已无更多兵马来勤王,京城之内也无多少兵马可供守城!朝廷太仓亦无多少银两犒军,更无多少粮草支应军需!内外俱无成算,拿不出任何应对之策,国家存亡之大政,放眼处岂能只是在这天子守国门的虚骄无用之词上?今日殿上诸臣只顾邀名,以妖言惑众,实在是十分可恶,斩之亦不能抵其罪,实在是应该剥皮实草,以为后来者之戒!”

当被小太监引入乾清宫之后,卢象升立刻就愤愤不平地骂道——这位明末的著名统帅虽是文臣出身,但却体型魁梧、力大无穷,打仗总是带头冲杀,性格也是粗鲁直爽,宛如戏文里的猛张飞一般。

对于这样直截了当的话语,一贯温文尔雅的温体仁显然有些接受不能,然后还没等他开口缓和一下气氛,就惊讶地看到崇祯皇帝居然点头应下了话头,同时伸手递上了一份明黄卷轴,“……此辈确实应该剥皮实草,但如今已经来不及了。卢卿,你拿上这份圣旨,速去通州开仓取粮,征发一切骡马车辆,能运走多少粮食就运走多少。然后全军放弃驻地,北上移防昌平帝陵,等待与宫中车驾会合,再北上宣府避难——明后两日内,朕将率锦衣卫并内操净军出行,争取抢在建奴围城之前,护卫宫眷突出京师险地……”

然后,崇祯皇帝又命令太监给卢象升送上了王命旗牌和尚方宝剑,“……如果通州官仓抗旨不遵,拒绝放粮,卿尽可以发兵攻之。若有京中官员胆敢阻挠,纵然是大学生、尚书、侍郎之尊,卿亦可斩之——据锦衣卫密报,京中百官现已颇有通虏之辈,再无多少可信之人,朕与天下之安危,就交给卢卿了!”

对于崇祯皇帝这般堪称丧心病狂的决断和布置,卢象升和温体仁一时间都是目瞪口呆,半晌之后,温体仁才呐呐地嘟囔道,“……陛下,真的要做到这般急迫么?不用再等等看?或许时局尚有转机?”

“……不能等了!”穿越版崇祯皇帝摇了摇头,“……早走早安心!再不走的话,几天后就走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