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杭州无血开城(上)(第2/3页)

一时之间,上至宗室勋贵,中至士子富商,下到贩夫走卒,只要是能够筹得出盘缠和干粮的,都开始纷纷跟风往城北逃,最后连守城的兵马也大批大批地跟着跑了。浑然不知如今的杭州城固然是摇摇欲坠、危如累卵,但眼下的浙北郊野也已是土寇蜂起,道路不靖。不少土匪路霸听闻浙江的战况,认为这江南的天大概就要变了,于是打起各种模仿髡贼兵马的旗号,自行剃了头,在官道上设卡收起了买路钱。

除了这些陆地上的山大王外,水面上的好汉也不甘寂寞,开始利用运河靠水吃水,大肆抢劫那些带着许多金银细软的逃难富人。尤其是那些自从北京失陷、漕运断绝之后就没了生计的漕丁、船夫和纤夫,一方面日子实在难过,一方面仗着熟悉水道的优势,干起杀人越货的买卖来,真是尤为得心应手……一时间,各种吃人黑店、宰客黑船的恐怖传说,在江南遍地开花,搞得各处府县均是谣言纷飞、人心惶惶。

总之,现在的浙江省已经处于失控状态,即使是那些远离海岸线,没有遭遇髡贼兵马直接袭击的府县,城市之外的治安状况也是一片混乱。官员们都牢牢抓住了手头仅有的兵力,根本不敢出城执法——可想而知,在陆上与水中的诸位强人眼里,仓皇逃出杭州的这么多富户缙绅,绝对都是一等一的上等肥羊!

由此可见,这些杭州百姓在顶风冒雪向北逃亡的旅途之中,不知要倒下多少具尸骨……

……

然而,不管这些逃出杭州的缙绅们未来命运如何,至少那些还留在杭州城里的人是急得跳脚了。

可怜那位擅长狂草书法的刘梦谦知府,刚刚在豪华的上等青楼里大醉一场,又找来女人来解决自己憋了多日的生理需求,正在芙蓉帐内搂着两个光溜溜的红倌人,做着“四方义民云集杭州,大破髡贼,救我大明”的美梦呢!那边厢就有心腹家人匆匆来报:昨天刚来的义士张岱等人,居然煽动全城缙绅弃杭州北上逃亡!如今全城富户都在争相涌出城门,市面上已是一片大乱,连城防兵马也被彻底冲垮掉了云云……

——呃,这算不算“每一座堡垒都从内部被攻破”这句话的某一种特别另类的表现方式?

于是,可怜的刘知府刚刚被喊醒,就当即气得一个倒仰:原本以为张岱这帮手无缚鸡之力的“义士”,顶多也就是一份无用的兴奋剂——当然,古人并没有兴奋剂这种说法。眼下却成了催命的断肠毒药!

虽然这些该死的混蛋没有直接向贼人献城,可要是缙绅大户都逃光了,这杭州城还如何守得下去?

没有了这些缙绅大户每日支应劳役、维持治安、报效钱粮,难道就让他带着一帮衙役守城吗?

但光生气是没用的,杭州的缙绅大户还在像大坝决口一样地往城外涌。刘知府只得不顾肾虚体亏,强撑着要去城北遏制逃亡,关闭城门……当然,他也清楚,想要解决这种事情,就跟过去弹压乡下泥腿子抗租骚乱一样,一定要有武力威慑才行。否则即使自己这个知府出面,也照样会被狂暴的人群挤倒踩翻。所以,他一出青楼就到处召集下属官吏,并且前去其余各处城门,想要调集一支兵马过来傍身。虽然武林门的守军已经被髡贼轰散了,北面两座城门的官军大概也被冲垮了,但其它几座城门应该还有点人吧?

然而,让刘知府感到绝望的是,这么一圈折腾下来,非但一应下属佐官统统都不见踪影,甚至连其它几座城门的守军,貌似也基本溜了个精光!他这个知府大人已经几乎成了光杆司令!

总的来说,除了没有打开城门迎贼之外,杭州守军已经把一切能败坏战局的事情全都做了。

——之前,虽然刘知府的备战方针搞得一团糟,但好歹还是从城内征发来了不少军户和丁壮,用于防守各段城墙。面对官府的征召,首先一般的寻常小民不敢不来,其次是知府衙门定下了看上去很不错的补贴与赏格,正好杭州城内因为战事而百业凋零,不少失业的本地壮丁就想到城墙上去卖力气,好挣点银子养家;一些胆大的无赖闲人,甚至还从知府衙门那里领到了一件旧号衣,准备跟着守军一起向城外投掷砖石,这样不但能多挣些银子,还幻想着被当官的相中,给自己挣个亲兵甚至小军官当当。

很显然,在髡贼犹如流星雨一般的炮火轰击之下,上述这些家伙的幻想很快就被打破了。最早遭遇炮击的候潮门和接下来作为主要战场的武林门,城墙上的壮丁都很快逃亡一空。但在剩下的几座城门上,好歹还有些人在熬日子。等到全城逃亡大潮爆发之后,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被放了上来,于是那些想挣钱的壮丁马上一哄而散,想挣军功的无赖闲人也都扔下刚领到的号衣,跑回家中躲到床底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