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今年中国盛产皇帝(二)(第4/4页)

此时,东征的清军各部已经虏获甚多,阿巴泰一方面不愿意为蚁附攻城填进去太多兵马,一方面又担心豪格或阿济格从自己的背后下黑手——之前已经说了,眼下的大清内部已是军阀割据,皇帝和藩王的关系就是互相看倒霉和落井下石。于是便决定见好就收,带着三万大军饱掠而归,重新退回了常州府的老营。

至此,上海的永和朝廷总算是熬过了这一波军事危机,暂时生存了下来。而代价则是整个苏州府在今年遭到了第二场洗劫和屠戮,处处哀鸿遍野。而半个松江府也被糟蹋得满目疮痍,奄奄一息。

但不管怎么说,明清两朝对峙于江南的局面,依然是继续维持了下来。

如此一来,在本时空的中华大地上,便同时出现了徽州的朱慈烺,上海的永和帝朱以海,南京的大清皇帝豪格和弘光帝朱由崧,徐州的大金皇帝多尔衮,这样五位皇帝互相对峙的局面,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然而,似乎是上天看不惯所有诸位尊贵的皇帝陛下,居然都挤在小小的南直隶境内一般,紧接着,在大明天下的其余各省之中,也相继涌现出了称孤道寡的人物——就在富庶文弱的江南水乡,被鞑虏铁骑化为一片血肉磨坊之际,原本已经烽烟暂熄的北国,也再一次悄然燃起了新的战火……

在大清帝国土崩瓦解,而穿越者的华盟军队又止步于山海关外之后,长城以南,黄河以北的广袤土地,就成了关宁军的地盘。然而,随着外部军事压力的消减,关宁军内部的派系矛盾,随即急速升温。为了争夺唯一的领头人位置,晋王祖大寿和周王吴襄互不相让,最终导致了一系列的分裂和内讧。

经过一番短暂而激烈的较量,周王吴襄带着他的兵马仓皇撤离京畿,逃回了位于洛阳的大本营,晋王祖大寿趁势追击,控制了大同、宣府、山西和北直隶的大部分地区。而吴襄仅仅只控制了以洛阳为中心的一部分豫西地区,还有山西省西南一隅的平阳府——至此,关宁军正式分裂为周、晋两家诸侯。

然而,就在晋王祖大寿挥鞭纵马,追亡逐北,企图为祖家打下更大的一片江山之时,却没有注意到,有一个形迹可疑的男人带着一条狐狸尾巴,悄悄进入了他的地盘,来到了冀北滦州的石佛口。

——他就是前不久刚刚在山东和两淮掀起一场大乱的闻香教教主,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