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澳洲的中华城(第4/4页)

然而,那些刚杀不久的牛骨,就算是完全晒干了,只要拉到海上一返潮,也会立刻变得恶臭熏人。尽管李华梅听了其他老船长的经验之谈,在果阿港采购货物的时候,就预先要求供应商先把牛骨统统砸碎,再装在桶里封上,总算是稍稍好了一些,但只要时间一久,那弥漫在船上的味儿还是堪比毒气弹。

当然,目前李华梅的船上最臭的货物还要数印度活牛,共有近百头,用途是给农耕开垦提供畜力。

截止到目前为止,穿越者们进行农业开发主要还得靠牛来拉犁,而不是拖拉机——对于拥有了现代社会技术与物资支援,还有机器猫哆啦A梦世界二十二世纪黑科技道具辅助的穿越者们来说,在这个世界上挖掘油井不难,兴建一座炼油厂也不是办不到,事实上,目前在海南岛和北美洲,已经有两座炼油厂投产了。但真正难以解决的问题却是,要怎样才能把燃油和零件,送到散布于全球各个角落的垦荒殖民据点,同时还要从本时空的土著居民之中迅速培养出那么多的维修员和驾驶员……这难度实在太高了。

此外,在殖民垦荒的初期阶段,土地没有完全成为熟田之前,使用拖拉机其实很不划算。而且,水牛天生就适合耕作水稻田。即使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乡村,手扶拖拉机也没有完全取代水牛的地位。

如今华盟既然立志殖民开拓全世界,所需筹集的耕牛数量,自然也是一个天文数字。然而,此时中国出产的耕牛品种,并不符合穿越者的实际需求。在中国的南方,因为人多地少,地块破碎的缘故,结果经过几千年的一代代选育,成功地把中国水牛给培养成了小型品种,平均体重只有三百多公斤。而穿越者在澳洲搞的大农业生产必须要连片种植,耕牛的体型自然是越大越好,体型越小反而越不合算。

为此,李华梅就奉命从西亚和印度购买大体型的耕牛品种。因为成年耕牛不太适合大规模集中运输,李华梅买的都是一岁左右的小牛,至于年岁再小的牛犊就太娇弱了,恐怕不能靠体力硬抗过漫长的航行。

然而,把这么多头牛犊子塞进狭窄的船舱里,还时不时有惊涛骇浪的颠簸折腾,实在不是一趟舒适的旅程。即使是风平浪静的时候,船舱里也是又闷又热,没有淡水池子给它们泡澡纳凉,故而这些印度牛犊们的体力消耗非常大,一路都要喂足精饲料才行,而附带的结果就是船舱里牛粪很快堆成山,苍蝇随即成灾,奉命打扫牛栏的十几个女奴,哪怕整天干活忙得累断了腰,也还是清扫不干净。

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杭州号上的气味就变得越来越臭,越来越向着移动漂浮垃圾堆的方向发展。

偏偏这次从果阿出发远航的时候,为了腾出舱位装货,船上携带的淡水不多,一路上也没遇到下雨,结果就连船长李华梅都没法洗澡,同样也发了臭……幸好,这一切噩梦般的经历,终于已经过去了。

李华梅指挥水手们花了整整一天时间,先是把女奴和牛犊们统统赶下船。又在码头吊车的帮助下,卸下了船上装载的牛皮和牛骨,随即借用港口净化营的大浴室匆匆冲洗了一下,便迫不及待地奔向了码头边的海员旅社——在旅社的一楼大厅里,得到通知的接待人员,早已给水手们准备了丰盛的接风宴:

裹着厚厚油脂,外表金黄酥脆,洒足了孜然、胡椒和精盐的香草烤肉,大块带肉骨头和萝卜、甘蓝等蔬菜一起丢进大锅煮成的蔬菜炖肉汤,各式各样滋味甘美的新鲜水果,最后是口感够烈的朗姆酒和伏特加。

虽然没有风骚浪荡的酒馆流莺(这是一座刚刚落成的新城市),让水手们有些遗憾,但香喷喷的烤肉,鲜美的热汤,以及醇厚的烈酒,还是让他们感到浑身舒泰,纷纷肆无忌惮地大笑了起来。

至于身份更加尊贵的李华梅船长,却没有跟她的水手们一起在下面的大厅里酗酒嬉闹。而是独自待在顶楼豪华套房的浴室里,将自己古铜色的健美躯体,浸泡在放满了热水的白瓷浴缸之中,一边努力地用香波洗去自己身上的异味,一边透过敞开的浴室窗户,好奇而赞叹地打量着窗外那璀璨如星河的都市灯海。

“……对面的那个大轮子……就是峰哥在本子上画过的摩天轮么?好想和峰哥一起上去玩玩啊!”

手持一杯红酒,头裹毛巾半躺在浴缸里,李华梅遐想着恋人祁峰的憨厚笑容,不由得痴了。

另一方面,李华梅等人还不是第一批造访西澳大利亚中华城的来客。在杭州号抵达之前,一批来自欧亚各国的访问者,就已经相继通过各种方式,踏上了这座“澳洲人都城”的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