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世界之门(第2/3页)

更要命的是,在澳大利亚发展农业,还会遇到降水量不稳定的问题。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孕育了古文明的地方,每年都有规律的雨季可以帮助农业发展。不管是欧洲、印度还是东亚,不管是不是雨热同期,农民至少都可以每年遵循季节规律来耕地、播种,让作物在雨水的灌溉下生长、成熟。

然而,在澳洲的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却取决于厄尔尼诺现象。每一年的降雨情况都变幻莫测,而每十年间的变化更大,最要命的是完全没有任何规律可言。经常是十年大旱之后又遇上两年的大暴雨!

那些最早来到澳大利亚的农民和牧民,在他们选择殖民村镇的地址之时,多半是遇上了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因此被假象蒙蔽了双眼,误以为脚下是一块福地,便定居下来,然后勤勤恳恳地耕耘与播种。谁知在澳洲这块悲催的地方,好年景是如此的稀少,经常有一半以上的年份,庄稼都颗粒无收!雪上加霜的是,在作物收割后,农田经过一番整地和拔草,光秃秃的土壤就暴露出来,如果之后遭遇气候变化,农民栽种的作物无法生长,那么土壤就会一直露在外面,甚至没有杂草来覆盖,最终被侵蚀成盐碱地或沙漠!

没办法,相比于大自然的伟力,我们人类还是实在太渺小了。

总的来说,澳洲只有西南部以珀斯为中心的一小块地方,降水量比较稳定。虽然土壤依然很贫瘠,但在化肥充足的条件下,还是可以发展粮食种植农业的。而这也是穿越者们选择在天鹅河畔的珀斯地区建设华盟首都的原因——至少粮食蔬果是可以自给自足的。至于其它的地方么……如果说明末的小冰河期灾害,给中国人带来了空前浩劫的话。那么澳洲的大部分地区,差不多每一年都处在小冰河期之中!

但即使是条件最好的珀斯地区,其实总的来说也就跟孕育了古代中东文明的两河流域差不多。虽然在最初的时候比较适合谷物生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灌溉农业的扩大,土地就会逐渐盐碱化,而这一过程是几乎不可逆转的……唯一有效的对策就是控制人口数量和开垦面积,绝对不要让这片土地不堪重负。

事实上,澳洲的大部分土地不仅不适合发展农业,甚至连发展牧业都很勉强。比如以前澳洲一向以盛产羊毛而著称,但事实上澳洲的草原看上去貌似丰美茂盛,实际上比蒙古高原还要贫瘠得多,往往被羊儿啃光之后,就再也不长草,直接退化成沙漠了。为了避免土地沙漠化,在澳洲甚至连牧场都得灌溉和施肥!

结果,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澳洲的养羊业已经处于亏损状态,全靠政府补贴在勉强维持。但牧民的平均收入依然远低于全国最低工资,甚至大多负债累累,要靠打零工才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消费。

因此,尽管面积跟中国和美国相似,但现代的澳洲仅仅居住了两千四百万人口,其实就已经不堪重负,光是粮食一项,都快要从出口国变成进口国了。政府完全是依靠着出口矿产的高利润,才能够维持财政平衡,其实根本就是一个大号的沙特——只不过沙特出口的是石油,而澳洲出口的则是煤炭和铁矿石罢了。

按照有关专家的计算,澳洲这片土地最多只能承载八百万人口,才可以保证生态不被继续破坏,眼下就已经严重地人口过剩了——这个数字甚至比英国本土的人口还要少得多!

很显然,仅仅凭着这样少的人口数量,是无法建设起一个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大国的。

总之,虽然澳洲这片孤悬南半球的土地,确实有着安全与和平的优势,但光靠澳洲本身的资源,却远远不够支撑任何雄心和霸业。穿越者们如果想要坐镇澳洲主宰全球,就得设法给这片土地升值才行……

……

“……看来一切都很顺利。以后这里就会成为真正的世界性交通枢纽,首都地位再也不会动摇了。”

站在广场中央,被烈日曝晒的水泥地上,文德嗣主席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如释重负地微笑着说道。

“……没错,在这里完工之后,我们的军队也就成了真正的世界警察,可以实现全球机动了。”

刚刚正式就任华盟国防部长的黄石元帅,也点头附和道,“……上海那个南明小朝廷的求援,真的不打算看在同胞的份上,再帮他们一把了?难道就这么看着他们被满清鞑子慢慢吞掉么?”

“……我管他们去死啊?!一帮烂泥糊不上墙的废物,连个缓冲区都当不好,亏得之前还低价贱卖了那么多军火过去!这下全都打了水漂!这样的猪队友要来何用?还是早早地死光了来得干净!”

一提起上海那个永和帝小朝廷的求援使团,文德嗣主席的心中就气不打一处来,“……黄石同志,不知你有没有看到那帮人的嘴脸,分明都已经落魄到我们这儿来乞讨了,一个个气焰居然还是这般嚣张!张嘴就是什么大义,一开口就给我们扣一堆罪名,然后就要我们‘报效朝廷,尽赤子藩属之义’,仿佛给钱给粮出兵助战都是理所当然的,否则就成了自绝于人民——这哪里是来求援的?这是要骑在我们头上当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