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瘟疫时期的悠闲日常(二)(第2/5页)

在“印度大流感”最初来袭的时候,除了已经得知真相的某国政府之外,世界上的其它各国都不以为然,尤其是巴基斯坦等几个跟印度关系不佳的国家,更是用一副幸灾乐祸的语调,在媒体上报道了印度的新型流感爆发事件……即使在得知这种流感病毒已经蔓延到自己国家之后,大家也没有真正放心上,市面上只是口罩消毒水等卖得多了一些,绝大多数的老百姓仍然该怎么过就怎么过日子。

但是接下来没过多久,全世界就再也没有什么人能够淡定得下去了。因为,根据专家研究发现,首先,这种“新型流感病毒”的传染性极强,不仅能够通过飞沫、食物、饮水进行传播,而且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都能互相传染,堪称是跨物种的超级杀手。

其次,这种“新型流感病毒”的死亡率虽然不算高,至少比鼠疫、登革热之类都要低得多,但却偏偏无药可救,至少以现有医学技术是根本无法直接杀灭的,无论是用上任何一种抗病毒药物都没戏。不管是什么人,得了这个病都只能默默在医院或者家里等死,当然,更大的可能是在挺了一段时间后自动痊愈。

按照这段时间的统计,上述病毒的致死比例大约是千分之一,但如果一直拖着不治疗,引发了肺炎之类的并发症,或者患者体质虚弱的话,那么死亡率会上升到百分之五左右,这已经是很可怕的比例了。

第三,这种“新型流感病毒”居然可以反复感染。以常理来论,绝大多数流感在得过一次并且痊愈之后,人的身体里就有了相应的抗体,至少短时间内不会再次被感染。可是如今的“印度大流感”却并非如此,很多人都是上个星期刚刚病好,这个星期又再次犯了。有关专家认为这大概是因为上述新型流感病毒的变异速度太快,人身上的抗体刚刚产生,入侵的病毒就已经换了另一副模样……

更要命的是,当发现上述这些状况的时候,“印度大流感”已经在全世界各个主要国家遍地开花了,就算火速把整个印度给封锁起来都为时已晚,五大洲都在这种流感的肆虐范围之内。无论是高温酷暑的北半球,还是正值严冬的南半球,无论是凉爽宜人的北欧国家,还是干燥酷热的中东沙漠,统统无一幸免!它的传播几乎是无处不在,全世界各地都有疫情报告,没有一处是净土,就连孤悬大洋的海岛也无法幸免。

一时之间,全球一片大乱,所有的人都惊慌失措,无数的谣言和小道消息喧嚣尘上。口罩成了全球本季度最流行的装饰品,而“印度大流感”也成了全世界舆论界最火爆的话题。

于是,这个夏天变成了一个黑暗之夏,迈阿密、戛纳、坎昆、巴厘岛、马尔代夫这些原本游人众多、摩肩接踵的著名度假海滩,如今一个个都是人迹罕至、关门歇业。原本灯红酒绿、车水马龙的大城市,也仿佛被蒙上了一层晦暗的阴霾,到处都是一片萧条。曾经兴旺的商店门可罗雀,曾经繁华的街道上人烟稀少,偶尔见到一个行人,也是行色匆匆——某些特别胆小的有钱人,已经悄悄搬离了人口稠密的大城市,躲到乡下,甚至荒郊野岭里去了。城里则是无数的商店关门歇业,成千上万的工厂被迫临时停业或缩短工作时间。而在疫区的学校,凡是学生和老师之中有病例出现的,也都统一停课了。

隔离病患的工作,只有一开始还在严格执行,后来由于患者数量的雪崩式增长,远远超出了各国医疗系统的承受能力,根本隔离不过来了,于是就只能让大家自求多福。

至于第三产业更是完全崩溃,餐厅、饭店、咖啡馆、夜总会、酒吧、舞厅之类都几乎做不下去了。现在大家连上街都像在冒险,哪怕再怎么无聊,都宁可缩在家里当宅男宅女。快递公司哪怕把薪水翻了三倍都还招不到足够的送货员。一开始还有很多人去教堂或寺庙祈祷,但很快由于人群聚集的缘故,导致这些宗教场所变成了“印度大流感”病毒感染的重灾区,结果也就渐渐地门庭冷落了。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不得不出门的人,都尽可能把自己全身上下裹得紧紧的,脸上也戴着一个大口罩,只露出两只眼睛在外面,身上还散发着一股浓浓的药味儿,结果往往还没病倒就已经中暑了——别忘了如今可是最炎热的夏天,而且好几轮空前的热浪正在跟“流感病毒”一起横扫着北半球!

反正,如今全球各大城市的街道都普遍空旷得好像无人区,即使是寥寥无几的行人,也经常是走着走着就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小半是因为流感发作,大半是因为穿得太多而中暑。

然而,即使你一直戴着口罩,并且完全避开人群密集处,也依旧无法完全摆脱被传染的危险。因为“印度大流感”是可以通过食物传播的。如果卖菜的人自己得了流感,那么他卖的菜就很可能带有“流感病毒”,很多人明明一直过得很小心,但最终还是得了病,大多数的病源都是来自这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