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热闹喧嚣的东方海洋(四)(第4/5页)

列宁曾经说过,沙皇俄国是横跨欧亚大陆的奴役各族人民的巨大监狱。同理,日本帝国也是盘踞东亚大陆边缘,奴役各族人民的巨大集中营……帝国发展到了瓶颈期,贪婪的财阀们又不肯吐出半口粮食来安抚嗷嗷待哺的黎民,最后只能是穷兵黩武,通过发动海外战争来转移矛盾。结果越打敌人越多,越打国力透支得越厉害,战车一旦启动就停不下来,任何想要踩刹车的家伙都会被自己人干掉,取得再多胜利也毫无意义。

现在日本帝国已经崩溃了,回过头来一看,整个日本民族几十年来孜孜不倦地侵略东亚,企图登上大陆,结果是落得个一场空。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也不过是能够收复本土,东亚大陆上的地盘就不要做白日梦了。

虽然神重德少将乃是海军和“南进派”,跟那些一心北上的陆军马粪不是一路人,但是看着几十年浴血奋战打下的大陆地盘一朝尽丧,本土最大的三座城市尽数沦丧敌手,心中还是忍不住无限的惆怅和忧愁。

……

“……有什么办法呢?人总有倒霉的时候,国家也是一样。参谋长,你也别太贪心了。不要忘了,比起战争开始的时候,如今日本民族控制的版图,依旧是变大而不是缩小了,都这样了还不满意?”

舰娘苏菲一边喝着椰子酒,一边说道,“……日本想要脱胎换骨,摆脱历史包袱,退出东亚大陆是最起码的前提。再说那片地方又不算富饶,人口也太多了,跟四五亿中国人在那么一小片地方打来打去又有什么意思?而且,一个国家的战略扩张不可能兼顾海陆,日本作为一个岛国,沿着岛链向太平洋发展才是正道。哪怕日本民族一定想要逃离海岛,登上大陆的话……你们现在不是已经有了一块几乎完整的大陆了吗?”

“……你是说……澳大利亚?”神重德摸着下巴嘀咕道,“……相比满洲的话,感觉总有点鸡肋。”

“……对,虽然是地球上最小的一块岛屿大陆,虽然遍地都是草原和沙漠,但好歹也是一块大陆啊!”

舰娘苏菲耸了耸肩膀,“……帝国陆军二十多个师团在澳洲打了这么久,三光政策公开推行了两年半,眼下那地方还能剩下几个白人?光是陆军最近为了报复美军核爆东京、登陆日本,而在澳洲展开的一系列大屠杀,似乎就干掉了一百五十万白人吧!不是正好可以腾出地方,容纳东亚移民建设新家园么?”

——众所周知,澳洲最早是英国佬流放犯人的地方,被库克船长初次发现这块地方都已经是1770年,中国乾隆年间的事情,开发得就更晚了,发展速度也比较慢。直到美国都诞生了,澳洲的殖民也才刚刚开始。

所以,在二战时期,整个澳大利亚的人口刚刚才达到了七百万,新西兰则是两百万人口,哪怕统统加起来,也还不到中国东北三省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还包括了那些对白人殖民者恨之入骨的当地土著。

而这些澳洲白人又是天生的蛮勇凶悍、桀骜不驯,并且信奉白人至上,宁死也不肯屈从日本黄皮小矮子的统治,绝非中国那些淡看城头变幻大王旗,只要活得下去就肯继续乖乖照章纳税服劳役的麻木顺民可比。遇上同样人面兽心的大日本帝国皇军,那真是天雷撞地火,打得真叫一个激烈。整场征服澳洲的战争之中,日军打得几乎是每城皆屠,处处三光,剩下的澳洲白人,女的进慰安所,男的被塞进集中营,然后再从本土和东亚占领区拉壮丁过来,填补劳动力缺口,恢复澳洲农牧业和各个厂矿的生产。

然而,虽然有苏联给日本人前后提供了上千万吨的商船,运力尚且还算充足,可日本列岛本身的人力资源也是有限的,而且日本移民也更喜欢自然条件较好、待遇更丰厚的太平洋珊瑚岛,只有来自中国、朝鲜、越南这些地方的下等人,在大日本皇军的刺刀下根本没得选择,才不得不到澳洲来吃沙子、看袋鼠。

到了一九四五年十月的东京核爆前夕,澳洲的人口分布大概是这么一副状况:首先,在算上“协防”的美国大兵之后,整个澳洲的白人还剩大约三百五十万,也就是战前的一半。其中一百万白人困守在墨尔本和塔斯马尼亚岛,两百万人被关在日军控制下的各个劳动集中营,没日没夜地干活直到过劳死。最后还有少数“顺民”生活在日本占领区某些与世隔绝的穷乡僻壤里,或者游荡在人迹罕至的大沙漠里打游击。

然后,跟着侵略日军一起登陆澳洲的亚洲各国劳工和移民,却达到了足足五百万之多,其中日本人只有不到五十万,剩下的主要是被强征或诱骗来的台湾人、朝鲜人、泰国人、中国人和越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