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赤道洋之夏(二)(第2/3页)

看着地图上被标出的一系列工业区和矿区,王秋不无感慨地说,“……同一块土地落在不同的民族手里,其命运也会截然不同啊!我们那边的南洋没能崛起,莫不是因为什么热带民族的劣根性吗?”

“……唉,似乎也只能这么认为了。同样的一片土地,在日本人手里和在东南亚猴子的手里确实完全是两个概念!举例来说,新几内亚岛上的矿产济源那么丰富,不远处又有日本、中国这样蓬勃发展的大市场,我们那边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居然搞得比非洲一些国家还穷,连卖资源都卖不好,简直就是在暴殄天物。”

同样坐在一边看资料的马彤撇嘴说道,“……不过,虽然工业农业和现代化交通都搞上去了,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非常之严重啊,看看,这片棕榈树林都被工业废气给熏死了,河水也被污染得不像样。再接下来,那些什么水俣病、痛痛病、光化学烟雾也都要跟着冒出来了吧!呃,不对,是已经发生了!”

她叹息着从文件夹里抽出几张照片,上面尽是各种能够让环保人士怒发冲冠的惨状——遮天蔽日的灰黄浓烟,五颜六色的混浊小河,枯萎死亡的树木和庄稼,还有因为环境污染而患上了各种怪病的工人和孩子,“……如果这儿也有绿色和平环保组织的话,恐怕早已闹得沸反盈天了吧?!”

“……放心吧!闹不起来的!他们如果出现在这个时空,那么要面对的可不是什么自己把自己给忽悠傻了的欧美白左圣母,而是让阿拉伯恐怖分子都要发抖的纳粹、法西斯和布尔什维克!”

王秋耸了耸肩膀,“……每年都有上千万的人类死于互相残杀,各国政要都是随随便便屠杀个几十万人不当回事儿的冷面屠夫,残暴值足以让我们那个时代的任何恐怖分子头目望尘莫及。真要有那种脑壳坏了的绿色环保分子敢跳出来叫嚣,被塞进集中营或劳动营都还算是运气,说不定就直接进万人坑了!”

马彤想了想绿色环保组织在纳粹党卫军或者苏联契卡战士面前抗议的场景,顿时感觉这画面实在不忍直视,“……呃……好像还真是这样没错——莫非这才是作了死就一定会死的时代么?”

“……咳咳,其实这种环境污染,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要代价。很多时候,我们在照片上看着触目惊心,希望能够重新看到青山绿水。殊不知当地居民是何等厌恶世世代代看腻了的青山绿水,盼望着能够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呢!区区污染就根本无所谓了。比如一堆外国专家就成天期盼着西藏保持原生态,不用电不开车不看电视不搞基建。至于当地藏民肯不肯过这样坑爹的穷苦生活,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最近被晒得全身炭黑,并且瘦了十几斤的郭教授,一边悠然地喝着一杯菊花茶,一边如此评论说,“……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民族,当然都可以回到刀耕火种的社会,平静而又野蛮地等待着灭亡的日子。但假如这个民族还想在残酷的世界竞争之中生存下来,还想追求更多的知识和真理,还想享受更好的富足和便利,就必须走上这条工业化的道路,一刻也不能停下。否则纵然保留下了青山绿水,也不过是给外来侵略者留下的战利品罢了——你看看南太平洋上那些风光无限的海岛,有多少都成了八竿子打不着的欧美国家托管地?所以,这个时空的日本民族能够把南太平洋这些蛮荒海岛给工业化,就已经是很厉害的创举了。至于附带的污染和环境破坏什么的,在世界大战的残酷背景之下,根本就不值一提!想想英国佬当年为了搞工业革命,把泰晤士河折腾成了怎么一副鬼模样吧!总而言之,在跳出东亚这个怪物房,吞下了西南太平洋这么广阔的战略空间之后,大和民族这下子可真是要一飞冲天了,再也不会被鄙视为小日本了啊!”

……

——的确,二十一世纪初期的日本国,无论是疆域、人口、工业、金融、科技和教育,甚至哪怕是已经被高度阉割的军事力量,一旦放到欧洲、非洲、甚至是南美洲,都绝对是一等一的强国。哪怕是十九世纪中叶,“黑船开国”时期的幕末日本,也有着不低于四千万的人口,比当时美国的人口(3300万)还要多!可偏偏日本的地理位置,让面对着中俄的它不得不成为一个“小国”。这实在是有点造化弄人的意思。对于这样憋屈的周边环境,日本人不可能没有一点想法,只是日本没办法把国土搬走,又不肯或者说没办法像满清一样,趁着还有武力优势的时候主动跟中国融合,因此在中国崛起之后,就注定只能告别自己的大国之梦。

不过,即便如此,日本民族也不是完全无路可走。作为近代日本的老师,英国人早已给大和民族示范了一条从边缘岛国到世界霸主的崛起之路——当年英法百年战争,立志称霸欧陆的英国岛民,也曾经在法国战场上驰骋百年,一度占据半个法国。可惜最后不幸被圣女贞德所阻,未能以蛇吞象,反倒丢光了欧洲大陆上的全部据点。(跟日本野心爆发,企图吞并中华,初期屡屡大胜,但却最终失败的过程,是不是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