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三战时期的血色情人节(中)(第3/4页)

就这样,在下一刻,所有正在近万米高空中厮杀缠斗的双方飞行员,都看见在他们脚下几公里的地方,突然出现了一个针头大小的紫红色光点,随即以惊人的速度扩大为一个紫色的明亮火球。接着,这个巨大的异色火球,又爆发成一群乱舞的火焰,吐出一圈圈沸腾的浓烟。然后从缭绕的紫色云雾之中,十分突兀地升起一根粗大的白色烟柱,好像火箭一样迅速地上窜到三千米的高空,随后猛地爆开,形成一个巨大的蘑菇云。远远看着又像是一个怪物的脑袋,顶端是一个不断胀大的大圆球,还象万花筒那样改变着颜色。

这朵蘑菇云一边如同沸水般上下翻滚,不断变幻着奇异的色彩,一边继续上升到他们厮杀正酣的万米高空。于是,一阵阵剧烈的冲击波,伴随着急速上升的蘑菇云一起涌来,所有的飞机都仿佛成了被裹挟在惊涛骇浪之中的独木舟,在核爆冲击波的恐怖动能之中激烈震颤,把里面的机组人员磕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有些最倒霉的飞机,甚至直接被掀得翻了个跟头,或者引擎震荡熄火,仿佛石头般从空中倒栽葱跌了下来。

与此同时,在蘑菇云之下的地面上,列宁格勒这座苏联第二大城市,也在刹那间变成了人间炼狱……除了海滨的一部分偏远街区之外,坐落在涅瓦河三角洲上的整个城市,都被一层厚厚的深灰色尘埃覆盖,而这翻滚的尘埃后来又与云柱汇合,变得愈发汹涌和狂暴,在厚厚的尘埃之中,还可依稀见到火焰的闪光……

……

——从冰岛出击的美国B-29“超级空中堡垒”战略轰炸机群,在公元一九四七年二月十四日对列宁格勒投掷的这枚两万吨当量原子弹,于涅瓦河出海口附近的彼得保罗要塞上空一千八百英尺处被成功起爆。

于是,在列宁格勒核爆中心产生的六千多摄氏度瞬时高温,还有堪比太阳表面的超高强度光辐射,一瞬间就夷平了跟这座城市同时诞生的,由彼得大帝亲手在沼泽之中兴建的彼得保罗要塞(同时也是沙俄后期著名的政治犯监狱,苏联早期一大堆领导人曾经在这儿吃过牢饭,大抵类似于法国大革命时代的巴士底狱)。

再接下来,白炽的火焰和雷鸣般的冲击波随之而起,横扫过著名的救世主滴血大教堂、冬宫、塔利夫宫,以及列宁同志策划十月革命的指挥部斯尼莫尔宫……几秒钟之内,在爆心附近的列宁格勒市区里,数以千计来不及躲进防空洞的行人,都在街上被活活烤成了焦炭。市中心的花园也被这数百度高温的干热气浪给烧焦了。即使在房屋内,也有许多人立刻就被烧死,还有许多人受到严重灼伤,被烧得在地上翻滚着嗷嗷乱叫。

从空中俯瞰下去,凡是挡在核爆气浪推进方向上的一切东西:墙、房屋、工厂以及其他建筑物,都被轻而易举的摧垮和引燃,只剩下一些裹着火焰的残片,被同样由核爆引发的旋风卷到空中,又落在更远处那些同样被核爆热浪给炙烤得极度干燥的易燃建材上,瞬间就形成了一场熊熊燃烧的焚城大火!

更要命的是,在距离爆心仅仅五公里之外的涅瓦河面上,还停着舰娘苏菲小姐的本体——十月革命的传奇功勋舰阿芙乐尔号……事实上,早在发现冰岛美军有异动的时候,苏菲小姐就已经想过要转移本体。但问题是,此时的涅瓦河正处于冬季的冰封状态,整个儿被冻成了溜冰场,而阿芙乐尔号也是被冻在了冰层之中,距离最近的尚未封冻的海面,足有数十公里之遥。哪怕用炸药破冰,没有十天半个月也绝对凿不开航道。

再加上,苏菲和王秋等人经过讨论之后认为,以列宁格勒在全苏联境内仅次于莫斯科的防空能力,还有在抵达列宁格勒之前必须突破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防空力量的层层堵截,美军即使投入倾国之力,也无法像那位李梅将军在另一个时空组织的东京火攻一样,用地毯式轰炸把列宁格勒一口气烧成白地——即使侥幸有几架飞机突防成功,顶多也不过是往列宁格勒市区胡乱丢几枚航弹,能够落到阿芙乐尔号上的几率微乎其微。更何况,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本身加装的防空火力也很强大,装甲更是厚实,挨上一两发航弹也无甚大碍。

而且,美军这一次也未必会全力轰炸列宁格勒,说不定是往莫斯科那边过去的呢?如果仅仅是为了这样微小的危险概率,就浪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在涅瓦河凿冰疏散军舰的话,怎么看都有点儿草木皆兵的感觉。

所以,苏联人并没有抢在空袭到来之前,转移被冻在市区河道上的阿芙乐尔号——实际上也来不及了。

结果,在这一刻,当美国原子弹在彼得保罗要塞上空爆炸的时候,舰娘苏菲小姐就只能咽下苦果:被核爆撕碎的河面冰块,从两侧堤岸震落下来的砖瓦碎石,还有从街道上被掀飞的汽车和行道树,都在席卷天地的核爆气浪之中,变成了无数枚天然的炮弹,狠狠地打在了动弹不得的阿芙乐尔号舰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