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穿越见鬼去当穿越者无事可做之时(下)(第3/4页)

由此可见,即使在同一个社会里的农民和市民之间,就已经有着这样多难以填平的观念鸿沟。那么,如果换成是部落里的野蛮人,想要让他们适应工业文明,建设现代社会,又会出现什么样的难题呢?

嗯,恐怕会让人感觉很绝望,因为在原始部落和文明社会,其最基本的生存逻辑就截然不同。

一个原始部落的野蛮人,如果想要踏上成功之路,比拼的是什么素质?当然是野蛮、暴力和嗜血!

在没有法律、道德和治安可言的洪荒时代,为了各自部落的生存,野蛮人必须不断进行血腥的争斗,想要得到大量的财富,更多的是依靠简单的暴力掠夺,包括打猎与打仗都是如此。从而在社会心理上,产生出对生产劳动者的鄙夷,对暴力和英雄的崇拜——几乎所有的未开化土著皆是如此,而且根深蒂固。

但在工业化之后的现代文明社会,为了适应文化、技术和秩序的突飞猛进,却更需要那种遵纪守法、勤劳、高智商的公民。于是,在原始社会中诸多值得称道的优秀素质,比如说凶狠好斗、暴力嗜血、无法无天(也可以解释为勇于抗争),几乎都成了文明社会的破坏因子和潜在犯罪因素,必须都要予以淘汰才行。

如此一来,准备踏上工业化之路的非洲人,首先就会绝望地发现,他们拥有全世界最低的智商。因为他们与澳洲、巴布亚和亚马逊等地的土著,都是世界上经历文明最少的人类社会,故也是世界上智商最低的一群人。哪怕是太平洋群岛上的波利尼西亚岛民,也因为航海远征的经验积累,而比他们更加聪明。

其次,他们还有着世界上最懒惰的性格。在原始社会,通常是男性负责狩猎和战斗、女性负责持家和生育。一旦进入现代社会,非洲男性的狩猎、战斗分工职业自动消失,但却又不愿意进行劳动生产,于是就变得游手好闲,只有皮鞭和饥饿才能迫使他们勤快,这是深入基因的习性,绝非一朝一夕可以扭转。

相比而言,在东亚的传统社会,就算是再怎么大男子主义,也普遍认为男人养女人天经地义、女人养男人堪称耻辱,从来没有倒过来的道理。西方传统上也是差不多,男尊女卑的前提条件就是女性免于参加生产劳动,一旦劳动力不足、职业女性大量出现,就必须要搞性别平等了。然而,到了非洲那些最原始的民族,女人养男人却简直已是理直气壮,女人累死,男人闲死,双方却都绝无半点不正常的感觉。但即使是非洲女人的勤劳程度,也仅仅停留在勉强可以维持其家庭生计的水平,而绝不会超出太多。这是因为原始时代不事积蓄的残留陋习:对于居无定所的游荡部落来说,太多的财富只是浪费精力而已。所以在现代人看来,原始人几乎个个都是懒汉。只有在进入文明社会,开始定居之后,人类才有了大量积蓄的习惯。

第三。他们还拥有世界上最松散的纪律。传统的小农阶层就已经散漫的了,但部落时代的人类则更是不知纪律为何物。由于在原始时代,一个部落的人数最多也就是在几百人左右,所以他们也一直仅能够维持最多几百人规模的简单协作。由于在原始时代的部落里,不可能会有文明国家阶级社会那么繁琐严酷的法律和规矩,所以绝大部分野蛮人也生来就是放荡无羁的,不具备文明人对纪律和法令的那种天然敬畏。

在现代各个文明社会的形成过程之中,统治阶层是依靠监狱、酷刑和军队,不断淘汰这种僭越性格的躁动分子,只留下敬小慎微的良民,才逐渐形成了严密稳固的社会秩序——不论这个社会秩序是先进还是落后。但如果连最起码的社会秩序都没有,只有一片纷乱的混沌,那么任何改良和进步也就都无从谈起了。

第四,在非洲的落后地区,还有着全世界最碎片化的民族。因为他们与澳洲、巴布亚和亚马逊等地的土著,都是世界上经历文明最少的人类社会,甚至压根儿没有民族的概念,完全停留在最原始的部落时代。按照专家统计,总人数最多不过七十五万人的澳洲土著,就拥有五百种彼此无法沟通的语言。而热带非洲的情况也差不多。在连语言都无法沟通的情况下,一旦把社会规模放大到国家的尺度,就变成了迷你版的奥匈帝国,根本不可能具备什么整体观念和民族凝聚力,也缺乏彼此内部相互妥协、和平共融的精神。

这样草草拼凑起来的国家,从一开始就不具备任何国家赖以生存的最基本向心力,注定只能是一盘散沙、动乱不休,没有整天打内战就已经是万幸了。至于社会改革和教育普及之类,更是没有推广的可能。

第五,大多数相对落后地区的黑人,还拥有世界上最淡漠的责任感。不仅缺乏对国家和故乡的责任感,也缺乏对家庭和雇主的责任感。比如在现代的美国,黑人就是各个种族之中离婚率最高、单亲家庭最多、跟雇主矛盾最多的。而非洲国家的知识分子,其社会责任感和世界观普遍也要比东亚和欧美差上一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