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橡胶期货(第2/3页)

白总目瞪口呆的问:“真的是2吨?”

裸熊懒得理他,现在武馆学员的体术等级都提升到了6级,为了给他们赠送房屋,陈氏集团的建筑公司专门拉出来建了一个完整的小区。如今在仓库中服役的武馆学员体术等级更高,四个人抬2吨重的东西,极小儿科。

白总以前运过几次神仙愁,每次都让他愁的厉害,在使用机械前的搬运过程,简直就像是驱使奴隶建长城一样艰难,而这四个人进而如此轻易的抬起了一颗2000公斤重的铂金团,平均每人得负担500公斤的力量,着实令人吃惊。

他围着四名学员转了三圈,像是看珍稀动物似的,瞅毛色,瞅骨棒,瞅牙口,左看右看问:“你们别是桃谷四仙吧。”

一个搞笑的学员听了一咧嘴,用低沉的腹语似的音调说:“你敢乱言,就撕碎你。”

另一个学员配合的“哇呜”一声,好像要叼住他似的。

白总唰的一声,跳后半步,机灵的像头斗牛犬。

裸熊笑的像是傻狗熊式的。

白总不敢再招惹这种巨力男,转了个方向道:“咱们是不是先测算一下这个铂金块的纯度?”

“不用,我们会派人去监工。”

白总当然只能点头,不能反对了。

在珠宝公司和仓储公司偷偷熔炼贵金属的时候,陈易前往上海商品交易所做空天然橡胶。西大陆的天然橡胶产量即将井喷,以10万吨计的天然橡胶相当于中国年产量的10%,如果一次性释放,等于增加了100%的月产量。这部分的产量是除陈易之外任何人都不知道的,但却会的的确确的反应在市场上,使之价格至少降低50%以上。

这实际上就是所谓的定价权,在正常的商品世界,如果谁掌握的商品数量够多,且多到能够决定刚性需求的时候,那他就有资格定价。不过,同样是在正常的商品世界,拥有定价权的公司通常都需要纰漏信息,一些相关的上下游企业也会是通过各种利益关系获得他们想要的信息……

陈易并没有关联企业,他也不需要纰漏信息,他所拥有的天然橡胶的产量和储藏信息也是完全脱离市场存在的。从这方面来看,他已经具有了内幕交易的全部属性。

故此,陈易完全不考虑市场上天然橡胶期货的正常波动,直接在每吨12600元的价位上卖空了1万手,也就是5万吨的天然橡胶。

负责具体操作的是陈氏集团投资部的经理刘德。陈易的命令让自诩名校出身且精通百战的投资天才紧张的要命,从交易前到交易后,都在不停的提醒他说:“橡胶价格很久没有大的变动了,我们这么大的空单,会被集火攻击的。”

陈易不为所动的回答:“没事,我们看的是基本面。”

“天然橡胶的基本面很好啊,可是您看看现在的趋势图。”刘德苦口婆心的画出图标,找出图标,展示图标来给陈易看。

陈易依旧不为所动的回答:“没事,我看不懂图表。”

“很简单的,我给您说。”

“忙,真的顾不上。”按说金融系的学生是能看得懂股票和期货趋势图的,陈易其实也看得懂。只是此时并无看图的兴致。他的基本面与市场上交易商的基本面可是毫无关联的。

刘德说不定动陈易,只得最后要求:“要么咱们少买一点?来5000手的多单保底如何?”

陈易依旧摇头。

刘德觉得自己的工作要丢了。12600元的价位已经相对较低了,再加上旺季的来临,只要每吨上涨1000元,5万吨就要亏损5000万元……到时候担责任的只能是自己了。

想到悲情处,刘德偷偷的买了100手的天然橡胶的多单,也就是买涨,算作是自己的失业保险。

陈易耳听八方,知道了也没吭声,买什么单是人家的自由,但价格上涨还是下跌则是市场的自由。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陈易频繁的出入西大陆,不仅运回铂金和黄金,而且运回大量的天然橡胶和乳胶,并将之送往江宁化工厂进行的加工。

江宁化工厂是一家有50多年历史的国营老厂,2500人的副省级规模,很是不小。和当年的国家企业一样,他们有自己的学校和医院,有自己的电影院和图书馆,俨然一个现代小社会,虽然工厂内的消息漏的和筛子似的,工厂外的人要想知道却不容易——国企工人的眼神是雪亮而冰冷的。

时至今日,虽然外省的企业都在喊下岗停工,江宁化工厂却因为它的高利润并未受到波及。但这仅仅是职工层面的,到了厂领导一级,他们已经开始感受到国企的严冬——获得有利政策和有利贷款的机会越来越少,环保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退休职工的医疗费用与薪金越来越高,工厂级别的作用越来越弱……唯一能让他们就范的,令他们朝思暮想的就是影响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