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能帮的忙我一定帮! (第2/3页)

沈长文太阳穴两旁青筋直跳,但他还是保持着最大程度的耐心。

毕竟,这关系到被师长教育了三十年的修养,被经费磨练了二十年的涵养,以及这份材料本身意味着的百年难得一见的机遇。

大概开了整整一个小时,他们从隔壁村的另一座桥绕到桥的另一头,整整绕了一圈的时候,看着喊了一个小时,嗓子都有点哑了的吴小清,沈长文说道:“其实这种喇叭一般都有录音功能的……要不我们换个方向?”他指了指桥的另一端。

但吴小清似乎很坚定:“不是,我们再绕一圈,他肯定听见了,但……大概是有点看不起我们。你帮我弄一下录音。”

沈长文对“他听见了”这一句存疑,对后面一句部分赞同,去掉那个“们”字就很合适了。

第二圈绕下来,还是没有任何回答,吴小清看起来有点不高兴了,但他还是憋着气说:“再绕一圈。”

沈长文就当是出来散心了,他打算过会就让吴小清再次仔细回忆一下他说的那些故事的细节,也许自己还能帮他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车开出去两三百米远,沈长文正准备开口的时候,吴小清突然关掉了喇叭,轻轻的对他说了一句:“停车。”

沈长文立刻踩下刹车,飞快地望向皮卡四周。

一切都很平静,除了刚才那几个被赶走的小孩又来玩焰火之外,没发现其他奇怪的动静。

但沈长文注意到吴小清似乎真的在听谁讲话,不但听,还开始自言自语的说了起来:“哥,我真是来帮忙的,我都问过教授了,不就是能源问题吗?电就是能源啊!我帮你买了一个发电机,就装在车后面,好几万块呢,柴油也都准备好了!”

“你在跟他说话?”沈长文倒不认为吴小清是在演戏,以吴小清的阅历,这么逼真的演技对他来说实在要求太高了。

沈长文相当在怀疑吴小清耳朵里是不是塞了微型耳塞之类的东西,而现在真的有人联系了他们。

吴小清对他做了一个请保持安静的手势,然后继续说:“不是,哥,就算我帮不上忙,车上还坐着一位教授,国内最好的大学!什么大学来着?”

吴小清问沈长文。

沈长文低声告诉他:“上海交通大学,低温材料学博士。”

“对,上海交通大学,迪翁拆了……博士!他可以帮的到忙,我专门帮你请过来的。”

沈长文低声问:“他说了什么?”

吴小清来不及回答,又对他做了一次嘘的手势,说:“好好好,不用帮,你出来一起聊聊天也好嘛,这个沈博士很想认识你。”

沈长文有点忍不住了:“让我来跟他说。”

吴小清立刻转达:“沈博士说他要跟你说话,你们水平都比我高,你们说嘛,说不定能说到一起去。”

吴小清似乎听到了回答,然后又对沈长文说:“他说会跟你说话。”

“怎么说?”

沈长文还有些没明白,还想继续问是不是要准备什么通讯设备。就在这个时候,他听到,不,不是听,是脑子里直接有了一个明确的意识,但这个意识不来自自己,这个意识说:

“博士,地球帮不了我,吴小清根本无法理解文明的差距,但你应该可以,我说直接一点,如果你有两吨可以直接利用的反氢,我可以考虑接受你们的帮助。”

“反氢!”

这个词,以及脑子了响起的莫名声音,直接让沈长文进入到语无伦次的状态:“这……这是你们的能量?……对,这应该是你们的能量……不对,为什么你们还在用这种能量?……宇宙中普遍使用这种能量吗?”

“当然不是,但这已经是你们有几率做到的,最高的能量方式。”莫名的声音止住沈长文混乱的发言:“博士,你能做到吗?”

沈长文当然知道自己做不到。

这绝对不可能,反氢可以视作一个单纯的反质子,全世界也只有最顶级的对撞机可以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一些这种反物质的出现,但也基本没法保存。至于数量级,那更是差的不知道多少。

简单来说,以现有的技术条件,按现在地球上能够制造反物质的粒子对撞机,哪怕全部不计成本的开动,假设这些成功制造的反物质都能被保存下来,要完成两吨这个数量级,最少也需要几十万年。

“什么东西需要两吨的反物质来驱动?”沈长文还是很难想像这个能量级的概念。

“一艘文明搜救船的基础动力储备,主要驱动跃迁发动机……更多的细节更难理解。我很希望有人能够帮到我,但这个忙,你们的确帮不上。”

“文明,救援?宇宙中,存在某种危机吗?”

“这不是当前话题,关键是,博士,地球帮不上忙,你只要知道这一点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