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 弹头改造需求 (第2/2页)

但*本身的设计就复杂的多,尤其是对可靠性要求非常之高的核*,航行姿态控制,燃料控制,维护保养,发射平台……

叶夫根尼以前认识过一个*专家,他曾经形容过设计核*的难度—一设计师需要假设自己是个精通数学的胖子,在吃了大量的豆子之后,从纽约帝国大厦的头顶往下跳。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精确的计算豆子的在肠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速率,以使它始终均匀的排出气体。

胖子需要在半空随时调整姿势,如果四肢远远不够的话,还要准备一些特殊的辅助服装,以产生合适的升力。

当然,这些其实还都不是最重要的,最最关键的一点是,在整个下坠过程中,还要保障胖子本身的心理状态稳定,不让他提前因为害怕而吓尿。

但如果把环境从纽约帝国大厦,换成和平号空间站,那这个任务,毫无疑问就要简单的多了。

“还有,”沈长文补充了一个要求,“外壳强度还要加强。”

“外壳强度?”叶夫根尼敏感的意识到了什么,“会有拦截?是你说过的激光武器吗?”

在过来之前,沈长文其实就已经把大部分的设计要求交代了一遍,只不过因为叶夫根尼实在是没法想象他需要的具体要求,最后在综合考量之后,决定还是以最初,安眠药传送的形式,把他带入了空间站。

“是的,”沈长文从手中举起一个像棍子一样的东西,递给叶夫根尼看了之后,又拿回来,一边把这棍子对准一块标准的坦克复合装甲板,一边对他说,“这是一个演示,我们后退一步,把护目镜戴上。”

这块复合装甲板是沈长文从自己的实验室带出来的,在来之前,就已经给叶夫根尼展示过。这是应用在现代主流坦克上的装甲材料,单就防护这一点来说,已经是地球最尖端的科技。他们面前的这块装甲板有足足30厘米厚,相当于主流中型坦克的侧面装甲厚度。

而沈长文手中的这个,所谓的激光武器,是叶夫根尼之前完全没有看到过的。就在叶夫根尼还在疑惑,这个激光发射器要如何发射出激光的时候,沈长文打开了开关。

一道红色的光柱出现了,因为这里的空气很干净,所以看得不是很清楚。但在目标,也就是那块装甲上产生的作用,是非常清晰和明显的。装甲几乎是以可见的速度产生了材料的汽化,在光斑的位置处迅速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黑色孔洞。这个过程持续了整整12秒,12秒之后,黑色的孔洞变成了透明——装甲已经完全被击穿了。

“我们需要面对的武器,将会是这个激光发射器能量的数百倍。”

叶夫根尼走上前去,把那块装甲板拿回来,放在自己面前,亲眼观察着刚刚被灼烧出来的孔。

几乎没有察觉材料本身的温度有任何变化,一方面是因为材料本身的传热速度并不快,另一方面,也足以说明这种激光武器的厉害之处。

叶夫根尼之前也不过就是在报纸和小说里,听说过中国和美国现在可能正在搞激光武器——他绝对没想到,竟然已经能够做到这种程度了。

再看那具激光放射器,不过是一根半米多长的管子,比一般的步枪也长不了多少,甚至都看不出步枪的那些复杂结构。

如果把眼前这跟管子称作激光枪,那沈长文所描述的那种,能量数百倍,毫无疑问可以叫做激光炮了。

叶夫根尼脑子里一瞬间闪现出无数个念头,中国,美国,轨道,月球,太空作战……难道自己熟悉的那个地球都是幻觉?真实的美国和中国,现在已经开始在争夺太空了?用激光枪和激光炮进行战斗?

“别胡思乱想,”沈长文看得出来叶夫根尼的走神,的确,没有人能够在进入这座空间站之后,还能维持镇定的,“现在我们要走的,就是赶紧想出一些可行的方案。这个能量级别,在防护上来说应该很难做到吧。”

叶夫根尼脑子虽然乱,但嘴里说出来的东西还是很有专业性:“如果只是这种激光武器,理论上来说并不会影响核弹本身的运行,*的稳定性对温度很不敏感,唯一值得担心的是推进剂……被这种激光拦截的话,外壳再加强效果也不会太明显,相反这还会大大增加*的重量,把速度降下来。对于激光武器来说,低速意味着在同样的时间里,具备更长的瞄准时间——所以要防护这种激光的话,最好的办法还是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