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 笨之外的理由  (第2/3页)

……

搜救队的信息发过来的时候,吴小清正在看书。

饶鑫的书。

饶鑫从欧洲带回来的资料,吴小清已经在看第三遍了,他成功的变成了自己最鄙视的那种人,一个人捧着一本书,可以傻看几天,忘记吃饭和睡觉的那种书呆子。

如果把知识比喻成水的话,最早看的教科书,对于吴小清来说,应该可以算作一个极度口渴的人,遇到了几瓶矿泉水……那个时候对他来说,水这种东西相当的珍贵和美妙,喝下去的每一口几乎都能让他感动。

但是很快,吴小清就发现,这个世界上的水,实在是太多了。

吴小清只是随便去了趟宁州大学城,找了一个大学的图书馆,走进去之后,他发现,曾经对自己来说珍贵无比的东西,在这里满世界都是。

在这里,所有人拿到水之后,都不是喝进嘴里的——这么庞大的知识,分门别类的归置好,其中单独一个门类拿出来,都够一个普通人花上一辈子的时间去琢磨。

如果都像吴小清这么喝法,恐怕早就撑死了。

这就好像一个普通人进入一个巨大的宝库,宝库里到处都是堆满的黄金和宝石,以及各种不菲的珍奇。这个人就算力气再大,贪心不足企图把所有的财宝都背上带走——那不等他完全背上,极少一部分财宝的重量就足够把人完全压死。

一个聪明的人,自然知道如何取舍。

大学里的学生,其实就算是做了这种取舍的人——从他们选专业开始,就意味着他们已经做好打算,进来这个宝库之后,只拿这一个类别的宝贝。

选金子的专门了解金子,选钻石的专门研究钻石……当然,即使是专门这一个门类,数量也足够淹死每一个人,所以面对这海量的知识,如果他们真打算从中取一块稀世珍宝带回去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跃入这知识的池塘——不,知识的海洋,完全畅游一番。

吴小清就在这知识的海洋里游了整整三天。

看了三天的书之后,再回过头来看饶鑫的书,以及他从欧洲带回来的资料,吴小清才可以在不借助搜救队帮忙解释的情况下,大略明白里面说的大部分内容的意思。

也只是大略的大略而已,因为材料里的很多话都是欧洲人说的,他们说话自然存在着本国家和文化的特有语境,要准确的理解这种语境,靠短短几天时间的临时充电,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的。

许多事情,在不了解之前,人们往往会不以为然,把这些事情当做与自己生活毫不相关的点缀。

这种感觉吴小清自然是再明白不过,因为对于以前的吴小清来说,这个世界整个就是模糊而陌生的。就好像隔了一扇磨砂玻璃去看东西,不管看什么,永远只有一个大概的痕迹。

开公司,吴小清只知道当老板要挣钱,那挣来的钱给员工们发工资。但,也就如此了。钱怎么挣来的,每个员工什么职责,总经理是干啥的,总监干啥的,员工们又负责什么工作,什么职位对应什么技能,什么技能又对应多少钱……该用多少钱找来对应的人,公司的制度有什么意义……

这些都不需要吴小清来考虑,他也没有考虑的能力。

执行任务,他只知道要救人,见死不救是不好的。但具体怎么救,每个方案背后的可行性还有经济代价,跟地球这边怎么配合,每一个行动背后的可行性……

以前的吴小清不能理解,从一方面来说,是因为他知识积累很差,名义上是初中毕业,其实也就一个小学毕业生水平。另一方面,自然是因为他懒。这种懒是他因为长期缺乏家庭的有效管束,自暴自弃产生的后果。

如果没有搜救队,如果没有这次任务,如果没有这次手术……可以想象,吴小清也许会在地球上出人头地,以现在青蓝咨询的规模,以及以后任务的需要,不要说出人头地,就算是再往上,有更大胆一点的目标,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实现。

但一个人的成就是一回事,一个人如何看待这些成就,是另外一回事。

如果吴小清还只是过去的那个吴小清,那哪怕他成了世界首富,世界对他来说依然是陌生的。

低文化导致的认知局限,会让他一辈子都在一个小圈圈里打转转。也许他在地球上的日子是天天开豪车,住别墅,找一个,或者一群漂亮的女朋友……就这么幸福的过下去了。

搜救队需要他,他也许会多干几年——但不会太长,因为一个人变化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特别是在有钱之后。不需要他,那最好了。按照搜救队保密的需要,肯定会跟吴小清做隐蔽的切割——自此之后吴小清就是一个普通的有钱人。

吴小清现在回忆起来,感觉自己这次手术,简直就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逼着眼睛走过了一次悬崖上的独木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