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 仿生学工业统筹(第2/3页)

越大的,产量越小的东西,自身的复杂度就越高,对加工的要求也就越高,就越容易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是在这里,那些每一艘都比航母还要大上几倍的攻击舰,似乎仅仅只是用了十几分钟时间就已经开始成型……这种制造速度和感觉,和人类熟悉的工业生产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反而更像是叶夫根尼了解过的,生物制造蛋白质的模式。

对,就是生物。

叶夫根尼突然明白了,这一点。

如果把视野放大过来看,整个这一颗星球,整个现在环绕他们的这个黑暗的空心地下世界,简直就是一颗巨大细胞,而这些飞行器,就好像是细胞内自发生产的蛋白质。

是仿生学!智体,或许联邦也是这样,是在模拟细胞的工作方式进行工业统筹……

这些空中自由飘散的加工工具,每一个就像细胞内单独的某种酶一样,它们只负责单独催化某个零件的生产,甚至不会仔细看零件的数目……这跟严格一对一的工业生产完全不是一回事。

确定了这个思路之后,再重新观看这个混乱的加工现场,叶夫根尼立刻就有了全新的认识。

对于智体这种高度发达的智能来说,混乱并不是一个能够影响生产的要素。说句很不好听的话,只有地球人那种脑子简单的生物,才会对整洁有着更高的心理需求——因为地球人的大脑根本处理不了这样复杂的环境,他们周围这景象,普通地球人连看都看不过来,又如何能够实施统筹管理呢?

但是对于高度智能的AI,智体来说,这种高度混乱的关系才是一切效率的来源——整个生产过程他们几乎不需要等待。所有的零部件都是在一块区域里集中生产的,假如飞船需要生产一亿种零件,那它就可以安排这一亿种零件全部放在同一个地方。

地球人的工业生产方法,就好像把这一亿种零件按照先后顺序编好号码,然后按照1234的顺序主次安装,前后顺序只要一出差错,整个生产可能就要面临停顿和重新来。

后来地球人搞出了标准化流程,其本质也不过是把这一个亿的零件拆分成一百个一百万,每一个一百万内部还是按照这个顺序生产,只是最后形成的这一大块零件再拿到这一百里来拼。

这种生产方式就好像是拼图游戏中,先把所有的拼图标注好号码,然后按照一个确定的顺序关系来拼。这种拼图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稳定性强,对地球人来说,类似航母这种重要的大型项目,速度慢一点没关系,但质量和稳定性一定需要保证。

但智体这边的思路显然完全不同。

同样是拼图游戏,外星人就是一个天才般的小孩——他把拼图随意的往地上一撒,然后手里抓到哪块拼图,就把哪块放到该放的位置上去了。整个过程中他不仅是一只手,而是无数只手来进行。

几乎可以这样说,智体这边的“生产”,几乎就是在所有原料刚刚加工完毕之后,就瞬间被无数的飞行加工工具给拼凑到一起来了。这种效率跟地球人的工业生产思路完全不是级别的。

很显然,智体现在这种生产模式更适合在宇宙的无重力环境,或者是星球内部……

叶夫根尼几乎可以想象,如果在整个星系内,毫无差别的进行这样规模的生产……那生产速度将会达到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他甚至有一种隐隐的担心,如果物资的供应跟不上这样的生产……

叶夫根尼似乎突然明白了智体叫他们来参观的意思。

“你要开始进攻了?”

智体脸部形象在飞行器的前方面板中出现了:“看来你们已经理解了我们的战争法则。”

“这不仅仅是你们的……”在地球上同样如此。

在开战前,一个国家拼命的制造战争武器,那在掏光口袋里最后一分钱之前,肯定会想方设法把这些武器投入使用。叶夫根尼在了解这种生产方式的一瞬间,就已经意识到这种生产模式根本就不存在生产速度的限制。只要智体愿意,他可以无限的扩张这样的“生产车间”……而唯一限制他这么做的要素,也就两种可能,第一是信息的遮蔽,在行星内部生产,不会被联邦的人看到,生产速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但军事的突然性得到了提高。第二,那就是行星本身的质量……

叶夫格尼不知道他所在的这颗行星究竟有多大,但是从身后以及眼前的景象来看,现在的他位置显然已经处在行星的边缘区域。但他和刚开始出发时那样,依然很难感受到重力的存在,这只有一种解释——这颗行星本质上已经不剩下多少质量了。

一旦这颗行星的质量完全被耗尽,那就肯定只有战争这一条路。

“我希望贵文明可以保证中立,”智体说道,“如果你们明白我们这种生产的方式,那你们也肯定能明白,我已经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