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章 脱离南下(第2/2页)

难道大宋打不过区区一个小国?

自然不是。

而是重北轻南,顾不上。

交趾就在大宋与辽国与西夏的交锋中,默默壮大起来,并不断侵扰和蚕食宋朝边界。

无奈大宋长期坚持息事宁人的退让政策,并没有采取任何有力的措施进行回应,反倒让其得寸进尺。

终于,在十多年后的历史上,交趾军攻破广西邕(yōng)州,大肆屠杀十万人,其中九万多是百姓。

事实那场战争后,胜利的一方是大宋,但损失极其惨重,最后在划分边界时,还被占去大量土地……

黄尚觉得,以北宋如今的军事实力,想要灭西夏和辽国,是不现实的。

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

先灭了交趾,去了南方的后顾之忧再说。

这同样不是好高骛远,等到省试和殿试之时,策问就不能再揣摩考官的喜好,而是要言之有物,同时揣摩天子的喜好了。

经营两广,平复交趾,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自从澶渊之盟后,两朝忘战去兵,所谓物极必反,这种局面快要结束了。”

“主战派即将抬头,正是大好时机。”

“平定交趾后,不仅能为两广带来和平,荆湖两路也能彻底安定,此处地理绝佳,上接蜀地,下通江南,水土皆是上上,如果治理得宜,十年后就能成一座粮仓。”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普通士子的见识和人脉,很多时候都是从游学中得来的。

黄尚不同。

他本来就有来自于后世的见识。

他要做的,是将现代人的见识,和这个世界这个朝代结合起来,剔除那些先入为主的误解。

当坐在船上,顺流而下之际,一篇策问主干已经酝酿完成。

不过黄尚一边在思索省试殿试的文章,另一边的注意力,则落在船头的一位中年文士身上。

此人负手而立,一直远眺两岸的风景,但黄尚却察觉到,这文士竟似冲着自己来的。

又一位轮回者?

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