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四章 未来的大唐第一舞男(第2/4页)

安禄山善舞。唐朝的舞分为软舞和健舞两种,其下又各有分支,健舞中最出名的有三种,除了公孙大娘擅长的剑器舞之外就数从胡地传入的胡腾与胡旋舞流行最广,安禄山擅长的便是这胡旋之舞。当其手握三镇节度时,每至长安必会给玄宗皇帝和贵妃娘娘跳上一回,为此不仅更博得了两人的欢心,所获的赏赐也着实是不老少。

看着眼前的真人,想着历史书中的记载,这种一脚真实一脚历史的虚幻感真的很奇妙,谁能想到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小孩子日后能终结大唐盛世,谁又能想到现在看来很是单薄的他会变成后来上马都难的大胖子,又有谁能想到就是这个走路都不断喘气儿的大胖子能跳得一脚漂亮的胡旋舞?

当脑海中模拟出一个大胖子跳胡旋舞的场景时,唐成忍不住笑了,恰在此时场中琵琶收声,那伎家的一曲软舞《绿腰》已经结束,正在福身谢礼退场。

耳听着牙板又起,正在另一个伎家准备上场时,唐成伸出手压了压。

牙板骤停,唐成转身过去看着阿史德支笑道:“适才观赏这一曲《绿腰》舞时,本官偶见安禄山的手脚似在合节而动,上次只知此子聪慧灵动,莫非他还擅长歌舞不成?”言至此处,唐成抬起眼神笑看着安禄山道:“本官就喜欢昂扬少年,安禄山你要真有这才艺不妨来跳上一曲给诸位尊长助助酒兴,如此你可敢吗?”

经由阿史德支之口,另五个九姓胡的大商贾早知道唐成对安禄山别具青眼,又有刚才亲自点名叫进之事益发验证了这一点。是以此时对唐成这个突然的提议并不奇怪,只当是大人遇见自己喜欢的小孩子时不免要逗一逗。

安禄山毕竟是自己的身边人,唐成对他施以青眼连带着阿史德支脸上也颇有光彩,闻言呵呵笑道:“擅长二字实在说不上,不过此子自小便喜欢跳胡旋舞,两三年里倒也练的有三两分模样了。”说完这些之后他扭过头道:“禄山,唐县尊亲自点将,你可敢吗?”

对于一个九姓杂胡来说,县令的地位已经着实不低,更别说安禄山还只是个十岁的孩子,从上次到现在,他心里对看重于他的唐成实是充满了好感,这种好感甚至到了感激的地步,此时既闻唐成点将,胆子本来不小的安禄山虽然未免有些心怯,却也还是猛然一挺胸膛道:“跳的好不好不敢说,但既然是县尊大人开了口,小人自该尽力奉承。”

在这么个场面下安禄山能有如此对答实在是不简单,唐成闻言抚掌哈哈大笑道:“好,果然是个有豪气的少年,你来,若是跳得好本官必有重赏!”

难得有一个进士出身的唐人县令对本族少年如此喜欢看重,阿史德支等众胡商兴起之下纷纷凑趣儿给安禄山打气,说他若是跳的好一并有赏。

安禄山亲爹死的早,很小就开始跟着寡母寄居在突厥人的族群中,平日里听惯了“杂种”称呼的他何时得过这样的看重?一时间整张脸上因充血涨的通红,深呼吸长长吐出一口气后,小家伙使劲提了提裤子迈步到了房间正中的演舞毯上。

胡旋舞顾名思义是从西域传入,舞者站在一个小圆毯子上旋转如风,纵横腾踏,但双脚却不能离开毯子半寸,既属健舞则胡旋转的越快越疾越好,跳的最好的舞者实能达到“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鹞转蓬舞”的境界。

花鼓咚咚,琵琶声声,安禄山在演舞毯上合节舞动起来,他毕竟只是个刚过十岁的孩子,又没经过专业的训练,尽管已经跳得很努力也实在说不上太好,唯一可取的一点就是仗着身子灵便旋转的快,但美感上却欠缺了许多。

唐成一边看着眼前的小安禄山舞蹈,一边极力从中想象成年后的大胖子安禄山跳胡旋舞的情景,并以此作为不可对人言的自娱手段,他这边正自乐呵的时候,就听身边坐着的七织猛然“咦”了一声。

唐时举凡宴饮必有歌伎相陪,恰好七织在指导这些教坊的歌舞伎,唐成便将她带在了身边,此时听她如此,扭过脸去问道:“怎么了?”

“这个安……”

“安禄山。”

“对,这个安禄山真是好一副跳健舞的根骨。”七织双眼眨也不眨地盯着演舞毯,低声的言语中带着不加抑制的兴奋,“你看你看,这个回转沉身下腰的动作实没有多少人能做得出来,多数孩童便是在教坊中练过一年之后也没他下的这么低。还有……你看他舒臂扬眉时候的样子,虽然规矩不够,却很能得几分刚健的神髓。看他胡旋时候的架势分明是没经过特意教授指点的,没人教授却能有当前这样子,这个安禄山实是有跳健舞的天赋。”